公息肉欲28篇小说目录: 在东南亚读博,我被当成“野鸡博士”
最佳答案:深燃(shenrancaijing)原创 作者 | 王敏 李秋涵 邹帅 唐亚华 编辑 | 唐亚华 学历卷起来了。有人说,没个博士学位在学术圈就没有“硬通货”。然而,博士剧增随之而来的是,博士含金量
深燃(shenrancaijing)原创
作者 | 王敏 李秋涵 邹帅 唐亚华
编辑 | 唐亚华
学历卷起来了。有人说,没个博士学位在学术圈就没有“硬通货”。然而,博士剧增随之而来的是,博士含金量也在下降。
最近,北京大学知名教授陈春花因学历问题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原因是,陈春花获取博士学位的“爱尔兰欧洲大学”并不在官方认可的大学名单内,也就是所谓的“野鸡”大学。目前北京大学的网站上已经删除了陈春花的教育背景。
巧合的是,近日,湖南邵阳学院花费1800多万元引进23名菲律宾亚当森大学哲学博士的事件也在网上引发热议。事情的关注点一方面在于其中22名博士之前便是该学校的工作人员,另一方面是,上述博士就读大学的含金量遭到质疑。
一直以来,部分东南亚博士属于留学鄙视链最底端,被外界称作“水博”。但有网友说,提升学历是解决职场迷茫和职业瓶颈最有效的手段,对一类人来说,博士学位就是锦上添花,什么学校不重要。还有一种是类似于邵阳学院的做法,学校想升级,博士学位是直接的评价指标,而逃离国内读博的“地狱模式”,转战更轻松的“水博”,也不失为他们的一种办法。
今天,深燃和几位被当成“野鸡博士”的人聊了聊他们的经历和感受。他们中,有的人选择去东南亚读博士,就是不想过得太卷;有的人认为,所谓的“水博”更适合需要稍微做学历提升的自己;还有的人参考了学校排名,每天学习也很苦,委屈于自己被冠上了“水博”的称号。
以下,是他们和“水博“称呼共存和斗争的故事。
知道东南亚博士含金量不高,
但我不想“卷”了
Gina | 26岁 马来西亚某大学博士在读
我本科是国内一所985大学,在英国读完硕士后,回国在省会城市工作,但工作了半年,就因为一些个人原因,确诊了抑郁症。当时的状态已经没有办法正常工作,于是去年,我决定继续深造,读个博士,开始申请大学。
选大学时,我主要是根据QS排名来筛选的。我的学历背景并不算差,成绩也都是良好,也申请到了马来西亚排名比较靠前的大学。
选择马来西亚,就是因为我不想再“卷”了。其实我自己也觉得东南亚博士含金量可能没有那么高,如果我学术能力足够强,我可能就去欧美那边读博了。
我偶尔也会自我调侃称,是来“水博”,但我也不是完全想靠“躺平”就能博士毕业。只是根据我之前的了解,在马来西亚读博士相对好毕业,科研压力没有那么大。至少不会说因为导师有一票否决权,出现导师把学生当廉价劳动力,被卡住毕不了业的情况。
今年3月来到这边,到目前为止,我对我的博士生活还是挺满意的,日常没有那么忙,而且都是夏天,基本上每天都能见到太阳,我之前一直吃的抑郁症药,现在也停了。
很多人觉得东南亚的学历比较水,我觉得可能跟鱼龙混杂的中介市场有关系。我申请学校的时候,就差点被中介骗。
很多中介打着旗号称“不用出境、不用发文章、不用答辩”就能毕业,如果真是这样,我也会觉得这样的博士非常水。在对中介行业有所了解之后,我发现,所有说保录取、包毕业、不用出境就能实现学历认证的,都是骗子中介。我也是碰壁好几次才找到一个靠谱中介。
读博这件事儿,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辨别能力,不能人云亦云,谁都相信。至于博士的含金量以及能给未来找工作提供的加成,我觉得,主要在于个人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最近菲律宾博士被热议,那几位老师“组团”就读的大学,曾于2021年11月被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列入“学历学位认证加强认证审查”名单之中,QS排名在600名之后。
我的看法是,每个国家都有比较水的学校,不能因为某些学校的问题就全盘否定。一些工作了很多年的高校老师出于职场压力,为了迅速拿文凭评职称到国外读博,类似的事情并不少见。但读博士,还是要找能够获得学历认证的,在读博期间,也要尽可能做出科研成果。
博士学位只是敲门砖,
SCI文章才是硬实力
李蕾 | 29岁 泰国某大学博士毕业
我的博士是在泰国读的。别人问我在哪里留学,我说泰国,他们一般都会投来比较惊讶的眼光,然后接着问为什么去泰国,或者说真是去了一个“好地方”,后面问的基本上都是人妖、榴莲这些和旅游相关的东西,他们对泰国的了解还是基于这些。
有些人说东南亚博士很水,学费低,生活环境差,我一位同学在找工作时遇到过一所高校,看到是泰国留学的博士,就没有给面试机会,甚至说出宁缺毋滥这种词。我认为有这样的误解是因为他们没有真正去体验过。比如泰国,贫富分化很大,其中不乏贵族和精英。像我的博士导师,他从高中开始就在美国留学一直到博士毕业,他父母也是高校的教授,在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就已经是留美博士。
在我看来,我们综合实力并不弱,而且,博士就业,学历只是敲门砖,更多的是跟个人的科研能力和综合能力相关。求职时,不管你是东南亚博士,还是欧美博士,或者国内重点大学211、985的博士,只要手上有非常多的SCI文章,发表的文章够好、能力够强,就会受欢迎,这是硬实力,并不是靠作假就能做出来的。
我并不觉得我们学校水,我所毕业的学校是泰国非常有名的大学,上课都是纯英语,我的老师也都具有海外留学背景,而且学校也会经常从欧洲知名大学请客座教授过来给我们讲课,有很多对外交流的机会。我们每周的作业都非常多,毕业要求也非常严格,需要付出很多努力。
当然我也知道有一些去东南亚读书的人是想混学历,其实像最近爆出来的邵阳学院“引进”菲律宾博士的事情,是因为国内有很多高校老师想快速提升学历,而一些黑心的中介就利用这种心理推出了很多有问题的项目。
我也碰到过菲律宾毕业的博士,侧面了解过他们的毕业要求,确实非常简单。但我想说在哪个地方都有好学生和坏学生,不能一概而论。据我所知,马来西亚的很多大学QS排名也都很靠前,而且毕业难度也很高,泰国也是如此,这两个国家很多大学的教育质量并不低。
而且,从整个留学市场来讲,除了极少量可能QS前100、前50的顶级名校教学质量非常高之外,大部分国家的本科或者是硕士项目某种程度上来说并不难毕业,在海外留学的过程当中,我们真正收获的其实是生活能力、科研能力、开阔的视野和更多的机会。
为了去大专院校教书,
我读了一个“水博”
张玉 | 32岁 马来西亚某大学博士在读
我现在正在一所马来西亚的学校读博,也就是传说中的“水博”。
其实在2019年的时候,我考过厦门大学的博士,初试成绩排在前三。但我有一份有编制的工作,考虑到博士要读4年,当时家里也需要用钱,我不想完全脱产,没有舍得离职,就放弃了。
我是在一所中专学校当老师,两年后,我实在受不了现在的工作了,也不甘心一直在这里上班。于是我计划,拿到博士学历,去大专院校当老师。
考虑到不想脱产和毕业难度,我选了好多学校,一开始是泰国的,后面是菲律宾的,发现太贵了,然后咨询了同学,就选了一所在马来西亚的大学。
这所学校录取要求不高,录取通知书简直就是批发。但是有了通知书还不行,要雅思过了6分才可以学习专业课,因为这样,退学的人特别多。
不过我本来英语就过了八级,所以第一次裸考就拿到了6分,刚好达标。
这里费用也不贵,我一年交三次费用,一次3334马币,三年下来花费在6万元人民币左右。
更重要的是,读博三年,我只需要在马来西亚的学校待够一年。我现在在备孕,我的计划是在休产假的时候,申请长一点的产假,就去马来西亚,把时间待够。也就是说,我可以不完全脱产,把这个博士读下来。
在这个学校,读博还是很辛苦的。令我意外的是,他们真的教会了我怎么做学术。我去年5月入学到现在,基本没有休息过,教授对我也很严格。
很多人都说马来西亚都是水博,据说这个学历国内招聘都不认的,处在鄙视链底端。
我其实心里不觉得自己是“水博”,也不太想应付,而是想好好珍惜来之不易的读博机会,发点好文章。
其实我挺后悔当时没有去厦门大学,可是人生嘛,哪能事事如意?当时完全脱产,4年没有收入我是活不下去的。
在我能接受的范围内,这是最适合我的,别人怎么说我不在意,我相信到时拿着学术成果,我肯定可以找到大专院校的工作。退一万步,实在不行我就继续窝在现在的中专学校。
对于要读博的人,要是条件允许,我建议还是读国内好学校吧,一路读上去,不要中断。
QS排名前100的学校,
被认为是很水的“马菲博士”
Amy | 27岁 马来西亚大学博士在读
我本科在美国读的,硕士在欧洲,博士选择来到马来西亚。目前在马来西亚大学读教育专业,现在是第六个学期了,我希望我能在后年顺利毕业。
读博前,我研究了一下。因为读博最少也要四年,当时想回到美国去,但我没有申请到前100大学的奖学金,我本科已经花了很多钱了,想到读博四年还要自费,感觉负担不起。我就拿着QS前100的学校挨个查,试了很多所院校,最后马来西亚大学录取了我。这边消费不算高,一年花费10万左右就能过上比较舒服的生活。
这所学校的工科、医科、教育、法律都很不错,读博的时候我出去开学术会议、参加国际组织的实习,大家听说是马大来的,都比较认可。一直以来我们也都没有对在马来西亚读博士,或者在马大读博士这件事有什么其他的看法。
最近,网上的舆论确实有很多偏见。当时国内一篇报道出来,同学们还在群里讨论,我们每天苦兮兮地学习,担心毕不了业,结果突然就被冠上了“马菲博士”的贬义称号。实际上,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的教育层级完全不一样,QS排名前1000里面菲律宾的学校都很少,但是前200里面,大马的学校就有5所了。
东南亚读博,也不都是大家认为的“水博”。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教育水平高一些,印度也有很不错的公立学校,菲律宾相对差了一些,但也有公立私立之分。我还有同学在南非读博士,别人一听非洲那么落后,教育水平肯定不咋样,但其实南非有不少好学校,开普敦大学就出过三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我觉得大家的误解可能来自于几个方面。一是把对国家的刻板印象和它的教育水平捆绑,没参考正规的排名和科研实力去看。二是因为类似邵阳学院这件事情,一棒子打死了所有在东南亚读博的同学。三是这两年留学中介总是在宣传东南亚留学,上两年网课就能毕业,所以不少学生就稀里糊涂来了大马,面临毕业才发现根本不能蒙混过关。
第四个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当一所学校对申请留学的学生做高考成绩要求的时候,大家会觉得这个学校厉害。反之,不要求高考成绩的学校就“水”。马来西亚的学校就是不卡高考成绩,但毕业难。
我认为,现在国内的就业市场不会对马来西亚读博的学生有偏见,因为面试官还是会看QS排名。但有一点是,国内对于第一学历看得比较重,所以也是给想留学的人提个醒,硕博的留学经历并不能覆盖第一学历,还是要结合自己的能力一步一步来。
很多二三流高校还在输送
所谓的“野鸡博士”
锐清 | 35岁 某高校教师
我在国内一所高校读了本硕博,后来回到了老家的一所二三流高校任教。
我们这类型高校,普遍面临一个问题是,要想申报硕士点,学校教师中,博士学位的人数占比是个关键指标。学校一般有两个方案,一个是引进博士,第二个就是内部培养博士。引进博士有可能留存率不高,内培是更适合的选择,也就是鼓励老师们考在职博士。
但现实情况是,国内的博士越来越难考,考上后发论文也难度很大,毕业越来越难,老师们要需要付出非常大的努力。我们有个同事读在职博士四年了,因为论文没通过还没毕业,那个学制是六年的,六年没毕业他就要被清退。
另外,读在职博士期间,前两年课程比较多,老师们基本上就不能在本校上课了,任职的大学只给发基本工资而没有讲课费,经济压力也比较大,所以在国内读博士的难度非常大。而国外某些大学的博士在申请、考核、毕业方面都比国内更容易一些。
学校也会考虑到这些,又想快速提升学校的博士占比,国外的一些不受教育部认可的高校的博士,就成了很多高校和老师默认的选择,地方主要是东南亚和韩国。大家都知道这博士含金量不高,但学校评选硕士点或者是申请一些资源的时候,是可以算数的,老师自己也可以享受一些权益。
这两年因为疫情,只要在国内上网课就行,对很多老师来说不用出国,节省了很多花费和时间,更方便了。
拿到博士学位证书后,老师们的学历能被所任职的学校承认,也能拿到相应的博士引进费用,也就是所谓的“安家费”。不少老师的想法是,如果长期打算留在所在学校,只要学校认可这种学历就行,哪怕是“野鸡博士”。但也有的老师计划将来去别的高校,知道这种学历很可能不被认可,犹豫之后就放弃了。
我的观点是,涉及到学术问题,还是要有底线。陈春花事件在我看来是触碰底线的行为。我认为行业内如果有论文造假、学位造假,应该有个惩戒规则。用不正规大学的博士学位从业,应该算学位造假,有些已经毕业的博士被教育部抽查出来论文不合格,算论文造假,都应该得到惩罚。师德问题就应该是一票否决制。
在我们这个圈子里,想要一个有长期价值的硬通货,我建议还是要考一个正规大学的博士。
*题图及文中配图来源于unsplash。应受访者要求,文中Gina、李蕾 、张玉、Amy、锐清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