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写到,“2012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达到4%,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30%。”这些数字表明,国家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力度在加大,教育正在成为国家发展的稳定基石。全国“两会”期间,关于“教育事业改革”的话题引起了在津全国人大代表与政协委员的关注。
高职院校推行国际教育战略势在必行
全国政协委员、滨海新区副区长郭景平认为,在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推行国际教育战略势在必行。她说:“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分布在一、二、三线城市和沿海较发达地区,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因此成规模地招收外籍学生,借助职业院校教育资源共享等条件,把中国高职院校打造成国际留学生的职业教育目标地是具有可行性的。创建学校的外语学习氛围,也有利于我国高职院校自身的长远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有20多万外国留学生分布在我国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我国教育部已公布了面向未来10年的《留学中国计划》,要在2020年使中国成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地,将我国从留学生输出国转变成留学生输入国。
郭景平认为,可以首先在国内高职园进行试点。比如可以在海河教育园区试点,积累经验后在全国高职院校推广。同时,加强滨海新区与海河教育园区的有效对接,使其更好地发挥滨海新区技能人才供给基地的重要作用。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解决劳动力供需矛盾
调查显示,2012年全国技术类劳动力缺口在1300万到1400万人。市场对毕业生的需求明显增长,就业却存在相对滞后现象,这种“短缺”表明高校毕业生结构性矛盾的突出。对此,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广播器材有限公司军品事业部副段长万文雅建议,在高等教育尤其是理工科教学中增设专业实习课,从而在根本上解决劳动力的供需矛盾。
万文雅说,在学校开设专业实习课,能够使学生学好课本知识的同时得到实际操作的训练,做到院校与企业的无缝衔接,既解决院校学生就业难也解决企业用工难问题,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以便更好地融入社会。真正解决为社会培养什么样人才的问题。
此外,万文雅还建议,在中小学设立学工课,从小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推进课程改革。她说:“我国多年推行计划生育,有的独二代缺乏动手能力,如果从小学、中学就设立学工劳动课和家庭劳动作业,可从点滴之中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培养其良好品行。”(记者 张姝 李棽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