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医改,一个世界难题。“以药养医”被认为是“看病难、看病贵”的主要原因之一。针对这一症结,2012年7月起,北京市在21家试点医院试行医药分开改革。试点推进情况和效果如何?患者看病支出到底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26日,针对北京医疗方面的重要问题,北京市医改办主任韩晓芳,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宋丰景,北京市卫生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雷海潮通过媒体向社会进行解析和回应。
试点医院“看专家难”有所缓解
北京自2012年7月启动公立医院改革,到目前已在21家医院试行医药分开试点,对于这些试点现阶段的效果,北京市卫生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雷海潮首先介绍,2012年7月1日以来,北京陆续在北京友谊医院、朝阳医院等五家医院实行医药分开,效果明显。例如,推出医事服务费后,比较轻的患者放弃专家号,促进有限的专家资源高效率利用,“看专家难”问题有所缓解。随着下一步改革范围的逐步调整和扩大,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北京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医药分开改革,包括北京市属和非市属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
北京市医改办主任韩晓芳认为,北京医改是以医药为核心的综合改革,涉及的不仅是医药分开,还有法人治理等。客观讲,现在取得的只是初步成效。友谊医院、朝阳医院是综合医院,我们想试一试不同类型的医院试点的效果。
“试点就是要找到出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在五家医院的基础上,几个部门都在密切跟踪试点的情况,对试点当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及时研究解决的办法,同时还要扩大试点范围。比如其他一些二级医院、一级医院都要试点,然后逐步全市推开。”韩晓芳说,“过去病人花钱越多,价格越高,医院挣钱越多,就变成医患两个群体。现在医、患、保有相同的取向,费用低了,成本降低了,个人的负担降低了,医院不受损失,收入还有明显的增长。过去医院靠卖药,现在医院靠卖服务,这是我们看到最高兴的变化。”
近三年门诊和住院人均费用接近零增长
近期,有报道称,有的患者反映虽说政府承诺药价今年有20%至30%的降幅,但是自己支出的药费没下降。对此,雷海潮回应称,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来,根据我们的统计和测算,最近三年,如果按照门诊人均医药费和住院费进行可比价格对比的话,门诊和住院人均费用基本上接近零增长,甚至在住院医疗费用方面出现负增长。
“但这只是从北京市卫生统计的全局角度得出的一个基本结论。由于每个人在不同时候看病就医的情况不一样,每个人每次得病的感受和体会是不同的。”雷海潮说,大家所说的对医药费用的感受是药品的使用量和药品单价间相同的关系。尽管我们通过推行一些措施,但目前情况下,仍存在一些诱使医生多用药的不良方式,改革根本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患者的感受也不同,即使药品单价下降,可能也会存在总的费用变化,甚至个别人在个别情况下有所升高的少量的极端情况。”雷海潮表示,目前,北京市基本上完成新一轮基本药物的招标采购工作,根据初步情况测算,在新的基本药物招标完成后,药品的单价将会有更进一步的下降。
雷海潮强调,要想改变老百姓对于看病贵这方面的感受和体会,加强医疗服务供给方面的严格监管外,还要改变医生和医疗机构确立的机制,重要的是继续扩大基本医疗保险的覆盖面,不断提高基本医疗保险的保障水平和补偿水平。
新农合大病补偿标准将提到70%以上
2012年8月,国家六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大病医保进入全国推广阶段,保障对象包括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参保人。作为北京,在建立城镇居民医疗大病制度的报销比例方面是如何考虑的?网友非常关心。
对此,宋丰景介绍称,从医疗保险的角度来讲,保证每个参保人基本医疗保障,是我们探讨的问题。北京市准备将今年肺移植等纳入特殊病治疗,按照住院有关政策进行报销。我们做了一个测算,每年每个人可以减轻负担大概在6万元左右,个人实际负担的这块费用将降到5000元以下。“国务院出台大病医疗保险政策后,北京方案正在制定过程中。”
关于农民工参加医疗保险的问题,宋丰景指出,原来农民工参加医疗保险主要是享受住院大病保险,无日常门诊,改革后,将农民工纳入城镇职工的医疗保险,和城镇职工一样享受门诊和住院的各种待遇,实现全面覆盖。去年定的目标是将150万稳定的农民工纳入职工医疗保险体系,去年进入这个体系的农民工实际达到170万人,今年这个数要达到200万人。
雷海潮也谈到,对于社会关心的重大疾病慢性病治疗,北京市在新农合医疗中制定15类130种重大疾病补偿新的政策,预计在这些重大疾病的补偿力度方面会把标准提高到70%以上,农民个人所承担的大病负担水平将会进一步的降低。“路程会相当漫长,一方面控制成本和费用的增长,另一方面不断提高医疗保险的投资水平、保障水平和管理水平。”
重点扶持私立医疗机构,向五环外和郊区发展
北京是全国医疗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2013年,北京实医疗资源布局和分配方面,雷海潮介绍道,“北京市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历经三年的研究,近期内已得到北京市人民政府的批准,将会在二月初与大家见面。”
雷海潮进行了简要概括,他说,首先,从配制的床位来看,从千人口4.9张提高到千人口5.5张,从总量上有所增长,预计在未来四年内,北京的医疗床位将会增加一万到两万张左右;
其次,重点扶持和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各级各类的医疗机构,来适应老百姓日益增多的高层次、舒适型医疗服务的需求。按照规划到2015年社会力量举办的医疗机构的床位数将会达到每千人口一张左右,而且不设上限。私立医疗机构在北京医疗服务市场的作用和地位将得到巩固和发展,床位数将会增长一万张左右;
再次,卫生资源配置的中心按照便民利民的原则进行调整,未来五年,北京城区五环以内不再新建和改扩建新的医疗机构,除已批准和立项的项目。重点向五环以外城区和郊区发展。
“我们提出医疗机构在建设过程中,单体医疗机构的床位、公立医疗机构床位规模不应该超过1000张,应该在600—1000张左右。这也是对公立医院盲目扩张的控制,如公立医疗机构要想扩充床位,对综合医院来讲,现有床位使用率必须达到85%,否则就不会得到批准。”雷海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