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经过北塘繁华的海鲜街,一个转弯,就能看到一条弯弯曲曲的泥土路。沿着土路前行,渐渐能看到十几艘停在岸边正在休整的渔船,在这些渔船的尽头是一排低矮的白色平房。十几平方米的面积,不通水不通电,这就是目前北塘唯一一户留守渔民李晴芳一家的栖身之处。
李晴芳和丈夫都是河北省邯郸市人,来到北塘已经三年了。夫妻二人有自己的船和网,在捕鱼季就带着儿子出海捕鱼,再卖给海鲜街。而休渔期的时候,丈夫就到开发区的工厂里打工,她则在家带孩子、捕鱼网,也给其他渔民看船。
这两天天气转暖,靠着岸边的冰面融化出一小片区域。上午10点,李晴芳趁着太阳正暖,用一个大桶把脏衣服都拿到海边。“没有(淡)水嘛,只能用海水洗衣服。”没有淡水怎么生活呢?面对记者的疑问,李晴芳伸手指了指屋子里放着的大塑料桶,“里面存着呢,但是洗衣服舍不得用。”李晴芳说存水是北塘边防派出所的武警官兵们送来的。正说着话,一辆车子就开到了门前,最先下车的武警王鹏跟李晴芳打了个招呼,回身就抱起了她2岁的儿子壮壮。壮壮也很乖地把手里的苹果递给了王鹏。“你忙着吧,水还是给你倒在大桶里。”副所长程宣福招呼大伙把水放好,又从车里拿出米面,叮嘱她几句防火防盗的常识,并留下24小时的值班电话才离开。李晴芳说,他们每周都会来送一次水,“总说是小事,可是对我却是大帮助。”
除了官兵送来的饮用水,李晴芳每个月还要到附近的工地买一次。每次都要用一辆平板三轮车,里面摆满十几个从邻居家借来的大塑料桶。记者看到,塑料桶每个是50斤,一车就是五百多斤,而这都需要李晴芳自己运回来。“丈夫白天上班,早上6点多出门,晚上10点才回来。”除了水,找电也是李晴芳的工作。由于不通电,她就把渔船上的电瓶拿到附近工地去充电,一块电瓶省着用,能用一个星期。
除了2岁的儿子,李晴芳还有一对8岁的双胞胎女儿在老家读书。自从来到北塘,她和丈夫就没回过老家过年,“这些船和渔网总得有人看着啊。”今年他们也还是准备把女儿接到北塘来过年。“一家人凑齐了,这儿就是家。我也习惯了这里的生活方式,等女儿们来了还能带她们到处看看,比在老家强。”(邹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