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不平凡的2012渐行渐远,民生建设脚步依然铿锵,在年终岁尾之际,本报推出“幸福天津”专题报道,以平民视角,以百姓情怀,通过主流媒体的权威扫描、家长里短的民生故事、专家学者的建言献策,梳理这座城市即将过去一年中的点滴进步,聚焦人们在城市发展中每一刻的幸福火花。回顾、建言、希冀……让我们一同拥抱,更好的津城;我们注定拥有,一座幸福的津城!
编辑动机
36年前,天津地铁1号线的雏形犹如一束小火苗璀璨发光,给人以希望。6年前,改造后双向延伸惊艳亮相的天津地铁1号线,犹如添了柴的篝火,让津城的海河西半部感受到了幸福延伸线的温暖。而在这个寒冷的冬日里,我们回首2012年的7月与10月,因为地铁2号线与3号线的接连开通,9号线延伸至天津站,天津地铁骨架网首次成形,地铁这条传递温暖的延伸线,首次将市区与环城四区有机串联起来,让滨海新区与天津市区双城实现无缝对接。
带给市民更便利的出行,更广阔的生活空间,为城市发展注入更强的活力,地铁简单而深刻地诠释了“幸福天津”的含义。
幸福故事1
为新天津人打拼助力
对众多在津奋斗打拼的青年人来说,地铁这条“幸福延长线”除了给他们带来出行的便捷,还减轻了生活压力,租房、买房的成本降低,生活半径随之扩大,让生活充满希望。
老家在河南安阳的申阳,去年大学毕业后,在滨海新区一家研究所工作。为了方便搭乘单位的班车,他在河西区土城和同学合租了一间屋,每月1000元的房租对现在的他来说“太不合算”。
今年6月份,父亲来了一趟天津,想给孩子“付个首付买套房”。无奈市区的房价让他觉得太高,父亲好几次劝申阳回安阳找份工作。但执拗的申阳告诉记者:“我在这边上了7年学,现在又找到不错的工作,还是想扎根天津,哪怕吃几年苦。”
随着地铁的开通,申阳的买房计划离现实也更近了一步。他盘算了一下,如果在2、3号线以及未来的5、6号线经过的中北镇、空港、双港等地买房子,相比市中心的房价明显便宜。现在,他已经和几位同学约好在地铁沿线购房定居。
幸福故事2
地铁经济拉动收入水涨船高
凡是地铁经过的地方,沿线区域经济发展都会被带动。
张伟是河北区中山路一家房屋中介公司的门店经理,自从3号线开通后,张伟几乎每天都在满负荷运转。“业务量增长得很明显。”张伟说,2010年底时每月二手房的成交量一般为七八套,属一般水平,地铁3号线开通后,每个月的成交量能达到十五套左右。房屋租赁的单价也上涨了,但市场依然活跃。
业绩的增长让张伟的月收入也水涨船高,相比地铁开通前,月收入增长了四五千元。“我每个月要还5000元的房贷,儿子的幼儿园学费是每月1800元,加上奶粉钱,每个月的硬性支出大概是8000元。”张伟坦言,这样的花销让他颇有压力,现在收入提高了,他觉得压力缓解了不少。
张伟预计,明年开春他的店业绩会更好,因为地铁联网的效果会更加明显,他的收入也许还能再上一个台阶,那时他和妻子便能为家庭规划更加美好的未来。新报记者彭未风见习记者顾明君
幸福故事3
地铁连上了家与学校
对地铁沿线的市民来说,最直接的改变是出行更加便捷。家住南开区华苑的陈涵语每天乘坐地铁上下学,3号线的开通解决了她上学路途远、花费高等问题。
今年夏天,陈涵语考取了天津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每天上学便成了“漫长的征途”。学校规定早上7:15前要到校,小涵语每天不到6:00就出家门,赶坐第一班公交车。 “我早上5:15就得起床,晚上写完作业就睡觉,但还是睡不够,下午第一节课我总会困得抬不起头。”
今年10月1日,地铁3号线正式开通试运营,从涵语的家直达学校,全程只需二三十分钟,时间更有保证,而且花费会大幅减少。“我坐地铁上学,单程4元,学生卡还打7折。”涵语说,3号线的开通让全家人体会到了为什么把地铁叫做“幸福延长线”。
地铁集团:
编新图将缩短行车间隔
三年后轨道交通更便利
记者从地铁集团了解到,地铁2、3号线和轻轨9号线全线贯通前,1号线日均客流不到15万人次。随着地铁2、3号线和轻轨9号线的全线贯通,目前地铁1、2、3号线的最大客运量超过48万人次,日均客运量约为43万人次,月均运客超千万人次。3号线开通仅2个月,日最大客运量也达到了16.8万人次。2、3号线和轻轨9号线的开通促成了天津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新格局,并且在天津站实现了与高铁的零换乘,给市民出行带来了便利。
研究编制新列车运行图
地铁运营公司近期还将采取多项措施。首先在车站500米范围内的重点道路和居民区设置了220块地铁站导向牌,方便市民找到地铁车站。其次对营口道站的设备和结构功能实施技术改造,增设23台自动售票机和36台闸机,研究编制新列车运行图,缩短行车间隔,节省乘客购票、进站及候车时间,缓解换乘站和客流集中车站的压力。
“幸福延长线”更值得期待
目前,天津地铁1、2、3号线为天津市中心城区轨道交通的基本骨架线,全长78.5公里,共设61座车站,三条线呈“女”字形结合穿过城市核心区域。关于市民目前普遍关心的2号线东西两段连通问题,记者获悉,预计2013年7月份有望全线贯通。同时,2号线机场延伸线正在建设中,按计划未来和机场2号航站楼同期投入使用,可有效完善机场交通枢纽的客运功能。
本市地铁建设未来的整体情况如何?目前轻轨加上地铁的运行总长为130公里,而5、6号线目前的规划是90公里,加上将来1号线的延长线、2号线的延长线以及3号线的延长线,等到5、6号线建成时,也就是“十二五”末,天津市的轨道交通要达到240多公里,那时地铁和轨道交通将成为市民主要出行的工具,涵盖市内六区、包括环城四区的交通,将是非常便利的交通设施。记者彭未风邢珊摄影新报记者杜建雄
专家观点
本市地铁进入发展第二阶段
优化城市空间吸引更多人才和投资
2012年,本市的地铁骨架网正式成形,对天津的城市交通发展来说,具有里程碑意义。本市地铁未来的建设与发展将进入什么阶段,怎样的交通布局才是一座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应具备的?记者专访了南开大学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刘秉镰教授,为我们解读了“幸福延长线”未来的方向。
刘秉镰认为,全球的经验都表明,一个现代化都市,一定有一个立体的现代化交通体系。特别是立体、大运量的公共交通体系,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城市载体,地铁在一个现代化都市发挥的作用必不可少。结合纽约、香港等国际化大都市的成功经验,长远来看地铁的发展主要分为四个阶段。天津已经走过了第一阶段,处于第二阶段。第一个阶段即有地铁,1976年天津与北京在国内率先开通了地铁,但当时并不具有真正的公共交通系统的价值,分担的客运量太少,辐射区域太小。
在刘秉镰看来,天津已正式进入地铁发展的第二个阶段。随着2、3号线的路径增长,它沟通了火车站和飞机场,路经了天津客运量大的地区,被越来越多的市民接受,形成了一个大运量的通道,对我们现在城市的公共交通起到了一定的分流作用。同时,它和城市的功能和城市的开发越来越密切联系在一起。比如2号线通到曹庄,曹庄区域的地价上涨,就是因为因为它联通地铁,沿线都能开发。而原来的7公里地铁起不到这个作用,它无法带动城市相对偏远地区。
谈到津城地铁未来的发展,刘秉镰认为,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主体部分,结合国际发达城市经验,本市地铁应该还有两步走。第三阶段是地铁等公共交通在更高程度上的成网。第四个阶段是在成网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密度。刘教授认为,地铁和其他的城市公共交通不是一个互补关系,它应该成为城市出行的主体。而地面交通应该是一个完善、补充和扩展的作用,这方面最典型的就是纽约和香港的交通运行系统。
刘教授提到,交通领域有一个专业名词叫“可得性”,即可得到性,理论上步行不超过15分钟,居民就能得到地铁这样的公共服务,是衡量一个现代化都市交通系统发达的标准。当达到这样一个阶段,地铁才真正成为一个城市公共交通的主体部分,可有效地替代地面交通,这是地铁发展的最后也是最理想的阶段。
刘秉镰还提到了地铁的交通运输国土开发功能。“过去我们常听到的一句话‘要想富,先修路’,一样的道理,过去离市中心20公里居住,出行十分不便,上下班时间成本将非常高。但如果年轻人想在市中心居住,房价又太高。有了地铁,它可以把离中心城区20公里的地方变得跟市中心一样便利,有效解决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的问题。如此一来,生活成本、居住成本下降,出行也不受影响,城市对于年轻优秀人才的吸引力将大大增强,因此地铁对于天津未来的发展有重要作用,是有效吸引更多的人才和其他物流、资金流进来的一个重要保证。所以,和现代化都市相匹配,也需要一个可得性好、可达性强的现代化地铁系统,这也是建设一个现代化大都市必须迈过的一个门槛。” 新报记者彭未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