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离“双十一”促销过去近一个月,不少网民购买的商品包裹依旧在路上,很多商家却已经忙着操持“双十二”狂欢节了。对于“双十二”,网友们紧握着钱包,持观望态度,心里也不住地打着算盘,发现不少玄机。
价低货少转眼没了
别听“双十二”忽悠
“‘双十一’有些东西没抢到,不知道‘双十二’能不能得手。”市民李小姐把之前看中的几样东西放在购物车里,时不时看看价格有没有变动,“这些东西不是必需品,如果便宜就买,不便宜也可以不要。”11月底她发现,几家店铺已经打出“1212”促销字样,“我之前挺喜欢一件衬衣,卖69元,打出促销价格后,仍然是69元。”问过店家后她被告知,店家提前促销,已经是最低价格,而货量较少,需要加紧入手。果不其然,一天后,原本还有一百多件的商品已经下架了。“太忽悠人了吧。”李小姐不禁感叹。
大幅促销暗中涨价
商家“猫腻”得看透
网友崔小姐经常在1号店购物,近期她发现,很多促销有些虚假。“我想买的进口牛奶有促销,买199元减100元,如果是第一次买肯定认为很便宜。”不过,崔小姐经常买这个品牌的牛奶,熟知价格,她发现单袋价格从9.9元涨到18.8元,涨了足足一倍。这样算下来,和平常买的价格没有什么区别。
“以前只知道商场里会有先抬价再促销的事情,就到网上购物,原来网上也这么多‘猫腻’,不了解就会上当。”崔小姐说。
消协提醒
理性购物及时取证
市消协提醒消费者:理性购物,谨防价格虚高、低价缺货等问题。也不要因为突然降低的价格而乱买一气,最后因没有用处,将东西打入“冷宫”。
另外,消费者网购时要尽量用具有安全功能的浏览器,可有效屏蔽钓鱼网站,同时要及时升级电脑的杀毒软件。
此外,新加入网购行列的消费者要注意,不要轻易尝试点击卖家通过MSN、QQ、阿里旺旺等方式提供的交易链接或者图片等,不要轻易支付第三方给你的非所需商品链接。对于消费纠纷,消费者要及时取证,截取网页,保留聊天记录,可向工商部门进行投诉举报。(记者 黄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