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为促进天津滨海高新区经济健康发展,给“西强、东进、北扩”发展战略实施提供有力资金保障,11月26日,高新区融资研讨会在海泰大厦召开。管委会主任倪祥玉,副主任刘力、吕毅、夏新出席,两委相关部门和工商银行天津分行相关同志参加研讨会。
倪祥玉在讲话中要求各部门要尽职尽责实现发展,财政局要想方设法保证刚性资金需要,研究利用新的融资工具,同时要千方百计扩大招商,吸引税源,保证可持续发展。具体包括:确定资金存量和资金需求,做到“安全、低成本、可持续”,抓住难得历史发展机遇;细化明年资金项目,确定刚性需求,用比较少的资金撬动大规模的建设规模;融资方案选取要“专业、理性、科学”,将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海泰控股集团、国资公司和土地整理中心等各方面因素全都考虑在内,充分利用好区内外的一切资源,尽其所用,实现方案最优;税收是高新区长期发展的本源,要将税收纳入对招商部门的考核体系,今后没有税收的项目要开专题会集体讨论;关于“北区”的发展和融资问题,系统研究最适合的方案,包括融资主体、融资方式的组合、借助海泰集团或其他外力等,要集思广益,破解发展难题。
与会领导对此次会议的召开表示肯定,并分别提出意见。刘力强调,在当前资金有缺口又要发展的情况下,一是要抓招商促增收,二是要融资支撑。融资要用好国资公司和土地整理中心平台,巧用金融产品,实现融资创新,财政部门要与各部门通过思维碰撞实现高新区资产资源的大运作。吕毅提出,要客观科学安排明年资金计划,明确刚性支出,资金安排做到有先有后,有保有压。同时注意控制融资成本,从长远看通过招商吸引税源企业来高新区投资才是根本方法。夏新提出,高新区面临跨越式发展的关键阶段,资金支持至关重要,要压缩基本运行成本,保证刚性支出,了解运用各种融资工具,营造良好投资环境。
会上,工商银行天津分行副行长张希刚及其金融管理团队为大家讲解了融资的基本概念、主要融资产品和海外融资方式,并结合高新区的具体情况探讨了适合高新区发展的可选择融资方式。讲解结束后,工商银行金融专家进行了融资相关问题的答疑。财政局负责同志汇报了当前资金情况、管委会融资的有利和不利条件和下一步融资设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