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可以纠正医疗机构随意性诊疗行为,控制医疗费用支出。记者昨日从市卫生局获悉,本市在要求二级以上医院开展临床路径管理的基础上,今后将逐步增加临床路径管理的专业和病种数。到2015年末,三级综合医院将开展不少于15个专业60个病种、三级专科医院不少于10个病种、二级综合医院不少于10个专业40个病种、二级专科医院不少于8个病种临床路径管理。
实施病种临床路径管理,是通过建立一套标准化治疗模式,选择适合的患者依据路径流程实施治疗和护理,规范医疗行为,杜绝大处方问题出现,实现“同病同治”的目的。今年上半年,全市32所西医三级医疗机构全部开展了临床路径管理工作;39所西医二级医疗机构中有35家开展了临床路径管理。涉及34个专业,病种250余个,进入临床路径管理患者4.3万人次。市卫生局要求全市二级以上医院要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筛选、增加临床路径管理病种数量。到2015年末,三级综合医院要对心血管介入、神经血管介入、骨关节植入治疗和肿瘤性疾病等病种实施临床路径管理,二级综合医院要对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骨科、肿瘤科主要病种实施临床路径管理,二三级专科医院要对各专科主要病种实施临床路径管理。
市卫生局还要求各医院要加强对本院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病种的质量管理与控制,建立动态管理机制。符合进入临床路径标准的病例入组率不得低于50%,入组后完成率不得低于70%。到2015年末,力争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病例数达到本院出院病例数的50%。同时,进一步细化各病种临床路径,优化诊疗流程,明确治疗药物,限定使用的耗材,确定入、出院标准。在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基础上,科学测算单病种诊疗费用,通过规范诊疗行为,提高医疗服务效率、控制不合理医疗费用,为开展单病种付费、按疾病诊断相关组付费等付费方式改革奠定基础。(记者 徐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