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日前,俄罗斯远东电视台总编辑佳琳娜率领的《秦皇岛印象》摄制组结束了为期10天的采访,临行前感慨:秦皇岛真是个好地方,难怪越来越多的俄罗斯游客喜欢来这里度假。而一组数字也证明了佳琳娜的观点:虽然今年旅游旺季受到国际金融危机、欧债危机和50年一遇的洪灾等不利因素影响,但1至8月,秦皇岛市仍接待国内外游客1737.57万人次,同比增长6%,旅游创汇和旅游总收入同比分别增长了9.3%和12.3%。而全省2011年的国内游客抽样调查报告显示,最能够体现旅游产品吸引力和产品质量的两项指标——— 国内游客人均花费、在景区景点过夜游客比例,秦皇岛市分别为825.78元和84.93%,居全省首位。
作为全国首批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城市,秦皇岛市成立了由市主要领导挂帅的旅游发展委员会,形成了“党委统揽、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大旅游发展格局。该市着力优化北戴河区旅游环境,先后投入20亿元实施8条道路及火车站片区的欧式街景改造,北戴河再现“万国建筑博物馆”风采;在游客聚集区及景区内设立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游客接待中心、家庭旅馆接待站,提供旅游咨询、医疗救助、交通信息等服务,旅游咨询服务网络进一步完善;设立高标准旅游厕所,改造垃圾转运站,垃圾箱变身为多彩花坛,完成了全长3350米的国内第一条绿色有氧健走大道建设;集住宿餐饮、休闲娱乐、风情表演等于一体的俄罗斯游客中心落成,涉外旅游服务设施档次明显提升。
完善旅游标准化体系,推行全要素目的地管理运行模式。《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服务规范》、《乡村旅游接待户标准》、《家庭旅馆接待服务标准》等系列文件陆续出台,形成了相对完善的标准化管理体系;将标准化扩大到休疗、餐饮、商场、出租车等涉旅行业,实现了由行业管理向目的地管理的转变;投入800余万元,在重点公共区域、重要交通节点设置统一、规范的旅游标识、公共信息图形符号,构建起符合国际惯例的城市公共标识系统。
改变传统观光旅游模式,拓展旅游发展新空间。按照“整体打造5A级景区”要求,该市确立了生态功能化、风貌特色化、产业生态化和旅游全景化等发展战略,实现规划建设一张图管理;促进旅游与农业融合,形成了东部以农(渔)家体验、西部以葡萄采摘酿酒、南部以高科技农业观光、北部以山水览胜为主题的休闲农业产品体系;促进旅游与文化融合,一批文化场馆、专题博物馆、社区文化活动室相继成型,《海誓·南戴河》、《天下·山海关》等特色大型演艺活动深受游客青睐;促进旅游与工业的融合,葡萄酒产业聚集区业已成型,港口旅游、玻璃博物馆旅游别开生面。
建设休闲产业聚集区,探索旅游集约、集群化发展方向。规划面积162平方公里的昌黎干红葡萄酒产业聚集区,囊括了葡萄种植、葡萄酒酿造、葡萄酒文化休闲旅游等五大功能,葡萄酒文化旅游正在成为秦皇岛旅游业新的增长极。位于海港区的圆明山文化旅游产业聚集区部分项目已开工建设,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全面铺开。
此外,投资130亿元的北戴河火车站改造、森林湿地公园扩建、海域环境综合整治等21项改造提升项目整体上优化了全市的旅游生态环境;西部快速路、抚宁到南戴河、昌黎到黄金海岸等道路相继通车,使城市区、县城与沿海旅游度假区的联系更加便捷,全市旅游一盘棋、一体化的大旅游格局正在形成,促进了该市旅游产业由量变向质变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