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西站改造前
2009年百年老站楼平移
2010年新站房顶部即将合龙
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36岁的戴晓泉是天津市一名普通公司职员,在老城里长大的孩子。“我是和这个城市一起成长起来的。在我的记忆里,这10年是津城变化最大的10年,我特意用镜头记录下来。”10年来,戴晓泉几乎有些狂热地背着他的相机,每天行走在大街小巷,用他的镜头找寻着老百姓眼中的天津新地标,“新西站、河北大街还有津塔,我喜欢从一个固定的点位拍出不同时期的照片,把它们连在一起,每个地方的变化就像一本连环画!”
西站一个镜头一辆自行车六年追拍
镜头1:2006年,西站改造前
戴晓泉去抢拍了动迁前的一系列照片,“当时站房前的沧德庄地区是一片多年的老旧平房,低矮简陋,密密麻麻,西站主站房就在其中。”
镜头2:2009年,百年老站楼平移
“当时这是全市人民瞩目的大事,我隔三岔五就去拍一次,各个角度每个进展都记录下来。”戴晓泉说,自己每次去拍都替施工者捏一把汗,直到这栋百岁“高龄”的哥特式老楼移动完毕、毫发无伤。而戴晓泉,从正面、侧面、后面全方位记录下平移过程,其间所用的轨道清晰可见。
镜头3:2010年,新站房开始吊顶
戴晓泉指着一张顶部即将合龙的站房建设照片说:“当时拍照时就知道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那么恢宏的建筑,但不知道建好后是什么样子,特别激动。”
站房终于建好了。脚手架还没来得及拆下来,戴晓泉用快门记录下它的新貌,“真没想到新西站建成后那么壮观!带动周边成了城市副中心,京沪高铁也从这儿穿过。”他说,记录变化的同时,更是记录下自己的感动。
镜头4:2012年,新西站迎八方客
从2006年至今年年初,戴晓泉的心都拴在了西站。“夏天时光照时间长,下班再去拍摄就行,冬季白天短,就周六日去。”搬家、工作调动……什么都没影响到他对拍摄津城变化的“发烧”热情。“我在西北角地铁站放辆自行车,下班从本溪路坐地铁到西北角出站后先去拍西站。哪天不去拍就睡不着觉,生怕落下什么细节。”
2012年拍摄的新西站
上世纪90年代的河北大街
新河北大街变化很大
河北大街一个小区三张照片十多年巨变
镜头1:上世纪90年代的河北大街
“当街比胡同高,胡同比院里高,院里比屋里高。”戴晓泉儿时的记忆里,河北大街是“三级跳坑”,一到下雨,院外院里全是水,屋里地上放着水盆水桶,接房顶上滴滴答答的漏雨,院门口立一块高高的木门槛,人们从院里往胡同淘水。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河北大街道路拓宽,街两旁建成了居民楼,楼下临街开设了各类商铺,这种状态一直保持到海河大开发——三岔河口提升改造工程之前。
“河北大街改了好几轮,最近这一次变化最大!”其实戴晓泉从1998年就开始关注河北大街改造,以天桂里小区为例,看河北大街的变迁。“我把最早期路两边有特色的门脸建筑都拍下来了。”他指着其中一张站在街中间自南向北拍摄的照片,一个带有“河北大街”字样的牌匾十分醒目。
镜头2:新一轮改造变化最大
最近一次改造,连接快速路北横通道与西纵通道的河北大街立交桥竣工通车了,长达千米的大桥让河北大街变得更短,再加上路两侧大范围翻新改建,过去的河北大街几乎看不见踪影了。“这是天桂里,本轮改造将这个小区保留了下来,我有这个小区三个时期的照片,前两张变化不大,两边的商家和门脸很多,牌匾大小高矮不一,最后这一张则不同,路宽了,路边是宽阔的绿化带,再加上耸入云天的高楼大厦,谁能想到曾肩挑手扛出入三轮车的三条石,会变得如此壮观?”
摄影发烧友“组团”找寻城市新地标
拍照这么些年,戴晓泉笑言技术没什么长进,可热情却越来越高涨,“我还喜欢把每个地标不同时期的照片做在一起串成连环画,这样看挺有意思,也更直观地展示城市发展的轨迹。”在戴晓泉身边有一群和他志趣相投的年轻人,他们组成了“天津老照片”团队,用镜头记录城市变迁,找寻城市新地标。“老城厢、天津地铁、津门津塔……都是我们用镜头搜寻出的新地标建筑。”戴晓泉还自办“天津老城”网站并任站长兼版主,至今已有1000名注册会员。“互相晒照片,交流资料,研究探讨。目前经常活动的核心成员有20多人,还有很多新人不断加入我们!”(记者高立红摄影记者杜建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