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记者在北京采访时独家获悉:央视2013春节联欢晚会日前已在央视秘密建组。总导演人选仍是担任2012年春晚的总导演、著名主持人李咏的老婆哈文。据悉,央视之所以将2013年春晚总导演的帅印再次交给哈文,就是看重哈文敬业精神强,工作作风严谨,敢于节目创新。哈文再度执导蛇年春晚,传是被强制任命。(7月6日《华西都市报》)
哈文执导的龙年春晚,除上了几个“新人”(如毕福剑、陈思思、撒贝宁)、下了几个“老人”(如周涛、赵本山)以及舞美效果比较出彩外,似乎同往年的春晚没有明显差别;在已经担任过春晚的五位女导演——邓在军、孟欣、王冼平、陈雨露和哈文中,哈文并未表现出高人一等、超人一筹的实力和水平。相反,天后王菲歌唱《为了爱情》走音、语言类节目偏少等广受诟病,这显然不能与哈文撇清关系。
记得龙年春晚后,首次出任春晚总导演的哈文在做客央视《面对面》栏目被问到“还想不想继续当春晚总导演”时曾坦言:“长达半年工作,压力太大了,今后以家为重,不想再做了。”然而,刚刚过去半年时间,哈文为何口是心非、还要掌勺蛇年春晚呢?原来,2013年春晚和2012年一样,是由央视直接任命,而不是竞争上岗,哈文是“被强制任命”的。
好一个“被强制任命”,无疑会给人两个幻觉:第一,央视“不差钱”却“差人”;第二,央视不差人,差的是高人——央视无大将,哈文做先锋。不是吗?第一个幻觉或许是错觉,而第二个幻觉或许是真的。央视之所以强制任命,看重的是哈文敬业精神强、工作作风严谨、敢于节目创新,难道其他人就不敬业、不严谨、不创新?显然不能说服人。
报道称,有北京娱乐圈一位消息灵通人士独家爆料说:“2012年春晚的节目创新以及观众收视率,哈文都创造了央视春晚的最佳业绩。”这位灵通人士的话似乎更可信,哈文“被强制任命”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创新,二是收视率。而在两者中,创新显然是幌子,哪年的春晚和以前一模一样、没有创新呢?收视率才是根本,电视台的很多节目,包括一些以前的王牌节目被拿下就是因为收视率,这早已是公开的秘密或者潜规则。
哈文掌勺蛇年春晚,就一定能保证收视率甚至再创新高?我看不一定。如果以收视率来办春晚,以收视率来强制任命总导演,估计春晚离末日不远了。第一任春晚总导演黄一鹤曾尖锐指出:春晚要办成功,心中要有观众。按照黄一鹤的逻辑来推断,倘若仅以收视率来办春晚,春晚必定死路一条。
当然,“收视率”和“心中有观众”两者之间并不矛盾,有时甚至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但是,如果春晚唯收视率马首是瞻,包括任命总导演,总导演选导演、选演员、选节目等一揽子的事情,都以收视率为唯一衡量标准,那么,这样的春晚必定适得其反,最终一定会失去观众、寿终正寝。
稿源:荆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