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记者从6月9日召开的历史风貌建筑社会监督员座谈会上获悉,未来五年,本市将从独幢保护到整条街区保护,整理五大道民园体育场、中心公园等历史文化街区,深化保护利用、不断完善街区功能,着力解决“小洋楼”进不去的问题,让历史风貌建筑保护成果惠及更广大群众。
据介绍,未来五年,本市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工作将依据新制定的《天津市历史文化名城和历史风貌建筑保护条例》,建立保护新机制。进一步完善历史风貌建筑监管“一张图”,建立“事前预控、日常监管、事后严查”的保护网络,确保监管无盲区。同时完成100幢严重损坏历史风貌建筑的修缮,实现全市历史风貌建筑结构安全零隐患等。
据了解,历史风貌建筑是受《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保护条例》保护的建筑文化遗产,是天津城市文化的主要载体。2005年《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保护条例》实施以来,本市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工作走上了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截至目前,本市依据“保护优先、合理利用、修旧如故、安全适用”的原则,对746幢、114万平方米的历史风貌建筑实施全方位的保护,逐幢建立保护图则和安全档案,为历史风貌建筑“修旧如故”提供适用的技术和材料。共有261幢历史风貌建筑得到修缮,恢复了昔日风采,凸显了城市特色。(通讯员 吴梅 李晶星 记者 邵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