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天津市提出人才强市战略,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构筑人才和智力高地,正成为海内外人才就业创业的宝地——栽好梧桐树 广引凤来栖
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特聘教授马克·巴特兰姆继去年获得中国政府“友谊奖”奖章后,今年又被授予天津市国际科技合作奖。这位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的资深蛋白质结构、艾滋病和肿瘤等疾病新型药物创新研究专家,在天津不仅找到了用武之地,而且娶妻生子扎下了根。
“五年来,我亲眼见证了天津经济社会的巨大变化,能为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贡献自己的力量,我非常自豪。”马克2007年来到天津,在南开大学组建了天津市蛋白质科学重点实验室,推动本市蛋白质结构研究跻身世界前列;在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他和同事组建实验室,积极地将课题尽快地转化成治愈流感、艾滋病、癌症等人类疾病的成药。不仅在天津的事业蒸蒸日上,他还在这里收获了爱情,娶了同为南开大学教师的天津姑娘为妻,成了天津姑爷。
市第九次党代会以来,本市围绕贯彻实施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人才强市战略,制定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设立人才引进专项资金,出台一系列高层次领军人才引进政策措施,大力构筑人才和智力高地,天津对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的“磁石效应”显著增强,一大批像马克这样的高层次人才被吸引而来。
据统计,从2007年至2011年底,本市共引进留学人员6100余人、长期工作外国专家9875人次。从外省市引进人才落户11620人。74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174人入选天津市“千人计划”。实施引智项目1850项,推广引智成果479项。本市先后聘请了66位院士、国际著名专家为天津市特聘专家,覆盖本市八大优势支柱产业和1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
一手抓引进,一手抓培养。2010年,本市出台了首个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明确了突出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等8大人才队伍建设主要任务,加快实施“131”创新型人才培养等10大重大人才开发与培养工程,将人才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来保护、培养、开发和使用。“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实施以来,已成功培养第一层次人选219名,第二层次人选620名,第三层次人选2300余名。培养期内,获国家级、省部级奖项85项,一大批科研成果实现了产业化,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五年来,本市高层次人才数量不断攀升,目前,全市人才总量已由2007年的162万人增加到2011年的202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达到107万人,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撑。
广阔的发展前景、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优惠的人才政策,天津正成为海内外人才就业创业的首选。在刚刚揭晓的“2011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评选活动中,天津综合评分名列第三,成为在华工作的外籍人才心中最具吸引力的城市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