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频道 这是中央组织部、国务院国资委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天津与北京、武汉、杭州一同入选先期试点城市;
这里被共和国总理定位为“智慧经济城,创新先导城”,将集聚国际一流科研平台、一流人才、一流科技成果;
这个让人心生向往又充满好奇的“未来”之城,如何从一纸蓝图到破土而出,正在走向动力澎湃的创新之都?
未来科技城的“硬功夫”
未来科技城是什么?
为建立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产业基地,2008年中央组织部、国务院国资委作出建设未来科技城的重大战略部署,并选择北京、天津、武汉、杭州作为先期试点城市。
2011年,温家宝总理在视察滨海新区时,提出“要争创科技创新的领航区。要把培养和吸引人才、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作为核心战略,广聚科技创新资源,不断增强技术进步的引领效应”的要求,对天津未来科技城的发展提出了“智慧经济城,创新先导城”的总体定位。今年“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在参加天津代表团审议时,再次强调要搞好未来科技城建设,成为智慧经济城,创新先导城。
中组部、国务院国资委提出了“建设国际一流科研平台,集聚国际一流科技人才,产出和转化国际一流科技成果”的具体目标。
从“十二五”规划元年,天津启动了建设未来科技城,提出将天津未来科技城打造成为“具有全新运行机制的国际人才特区,引领科技创新的产业研发平台,聚集高端要素的成果转化基地,发展战略产业的全球策源高地,创新发展模式的先导示范区域,彰显人文生态的宜居乐业新城。”
都有哪些政策利好?
本月,市政府出台《关于鼓励中央企业研发机构落户天津未来科技城的若干政策规定》,从促进人才资源集聚、促进研发机构集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三个方面提出具体支持政策,设立了10个亿的专项资金。此外,滨海高新区还出台了《关于加快天津未来科技城建设和发展的配套措施》,更进一步吸引、扶持入区企业。
——对于2012年7月之前入驻未来科技城并且开工建设的央企研发项目,按土地面积给予基建投资补贴支持。对于高水平产业化项目,优先保障供给土地。
——对于落户的高端研发机构,优先优惠提供人才公寓、安居房、商品房等生活配套用房;对人员数量多、住房需求量大的央企研发机构,优先供地,定向使用。
——研发机构在未来科技城研发聚集区购房的,每平方米给予2000元的补助;租用房屋的,免收三年租金;自建办公用房的,给予贷款贴息支持。
——对于入驻未来科技城高端研发机构,前三年按研发机构实际购买设备金额的20%、实际发生研发费用的30%予以最高800万元的补助。
——对年纳税总额超过1000万元的高端研发机构,企业所得税、营业税地方留成部分前两年给予100%的奖励,之后三年给予50%的奖励。
——在未来科技城投资建设和运营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给予300-500万元的一次性资金支持。
——对国家级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每个项目按照国拨资金额的100%比例给予最高1000万元的资金匹配。
——中央企业在未来科技城建立高端研发机构的,在增加事业单位机构和人员编制上给予支持。
——对于高端研发机构的高端人才,按其缴纳个人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给予连续三年100%的奖励,科技成果转化个人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给予100%的奖励。
央企声音
在了解到天津这些优惠政策后,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鲁斌评价:“天津未来科技城提供的优惠政策除了科研支持外,在税收、户籍等方面的支持政策对海外科研人员将有很大吸引力。”
已经在天津设立子公司的中国中化集团副总经理李彬表示:“天津未来科技城的规划比较成熟到位,尤其是对战略新兴产业方面的支持全面、周到,对科技人才的生活、家属的安置等方面的条件也都提的很具体,回去我们要好好研究,争取和天津继续扩大合作范围。”
到这里可以做什么?
研发: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行业技术中心、企业研发中心
人才:院士工作室、博士后工作站、人才培养基地
产业:围绕主导产业的高端、核心加工制造、支持高端成果产业化
金融:财务公司、融资租赁、保理、担保、小额贷款公司
生态:为高科技产业化提供市场背景
……
根据中央企业、大型科研院所在战略新兴产业领域的发展需求,天津未来科技城将重点发展以研发创新为引擎的新兴业务,开拓高新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新兴业态,建设前沿科技新兴领域的总部基地,加快科技创新、市场创新和管理创新,增强中央企业的竞争力。
同时,未来科技城创新体制机制,吸引以“千人计划”为核心的海外高层次的行业领军人才和一批创新团队,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人才管理、人才创业机制,加快人才发展载体建设,支持一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工作站、企业研发中心建设,为高层次人才发展提供平台。

国家新药安全评价中心

落户项目
国家新药安全评价中心
中海油力神新能源研究院
航天五院超大型航天器研发中心
中国农科院兰州兽医所生物医药研发中心
天津电气传动设计研究所新能源设备检测中心
未来科技城的“软实力”
天津未来科技城的总体规划在空间布局上采用“两轴、四区”的空间结构,设置科研核心区、生活配套区、行政服务区、商务休闲区等功能区,重点突出研发创新活动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如何把优秀的人才吸引来,是我们总体规划中最核心的目标。”担负天津未来科技城总体规划任务的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总院院长文兵介绍:“按照温总理对未来科技城的定位,我们理解应该是指以智慧的城市,吸引智慧的人才,从事智慧的产业;以创新的城市,激发创新的愿望,产生创新的成果。这也是我们总体规划的目的。”
“一个只能做研究的环境是激发不出科研人员的最大创造力的,需要一个能平衡科研人员的生活、工作的复合环境,集研发、生活、居住、商业、教育等功能于一体,这样才能吸引和留住他们。”文兵表示,天津未来科技城的规划在围绕营造一个良好的复合环境做了很多功课。
按照规划,天津未来科技城设计了双绿化中心规划结构,围绕渤龙湖和十字形中央公园形成双中心,这一地区除了研发中心,还配套建设购物中心、商业步行街、酒店式公寓、国际会所、文体中心、市民中心及展示中心等,今后将成为未来科技城的“心脏”。
未来科技城将区内用地进行了细分,形成尺度适宜、开放共享的城市型街坊,入驻企业可根据自身特点选择适合的一块或两块用地以满足需求。
未来科技城内布置有大量的研发用地,建立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在园区内鼓励就近居住,除东西两侧的集中居住区外,在每个研发用地内的配套服务建筑可布置职工宿舍和公寓,鼓励非机动车出行,减少车流量。
未来科技城目前已经具备一定的建成规模。沿渤龙湖周边的40万平方米建成区,包含了生态居住区、金领公寓、总部基地区和商业服务区等。企业可以灵活选择入驻方式,可选择自购用地自建、代建或者购买已建成的研发办公用房,租赁已建成的研发用房或总部基地等。
未来科技城内还设置幼儿园、小学等教育机构,并根据人才特点,特别设置了国际学校、国际医院等与国际接轨,周边紧邻高速路网,可以方便地连接京津冀地区,并且还规划有三条城市轻轨直达天津市区。
在产业方面,天津未来科技城将建设成为新能源与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航空航天、生物医药和其他新兴产业等五个研发组团的功能布局。配套建设:国际人才交流与海外人才服务平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创新孵化器与企业加速器平台,科技金融与创业投融资平台以及知识产权保护、转让、交易平台,多元化政产学研联合平台,跨国、跨区域创新交流合作平台和成果品牌文化展示推广平台等八大服务平台。
配套现状
据了解,作为天津未来科技城的主要承载区域,滨海高新区滨海科技园已基本完成20平方公里基础设施主框架,水、电、气、热、道路、宽带接入等基础设施已经完成,同时,建筑面积7.9万平方米的滨海科技园综合服务中心已投用,为集中办理各类行政许可事项提供“一站式”服务,综合服务中心、接待中心、商业街、金领公寓、国际公寓等相应配套设施正在加紧建设。
目前,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的滨海科技园渤龙山庄,集会议、接待、住宿、餐饮等功能于一体,已投用。总投资百亿元、建筑面积200万平方米的渤龙湖总部经济区正全速推进,现已建成总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的研发办公楼宇,已具备承载研发机构入驻的条件,渤龙天地商业项目将配置金融服务、文化娱乐、会议展览、酒店餐饮等商务资源,已部分投用。同时,规划建设约90万平方米的高端人才公寓、白领公寓等生活配套服务设施,同步建设国际医院、国际学校、公立学校、体育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先期建设的金领公寓一期、生态居住一区等项目已初步建成,蓝领公寓、幼儿园、小学均已启动建设。
与此同时,未来科技城已经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服务体系:设立了24小时服务热线,随时解答投资者遇到的各种问题;对于重大项目,实行责任人终身负责制、成立了招商、在建和运营管理三个领导小组,分工协作,确保项目各个阶段出现的问题都能得到有效解决;完善的金融配套环境,形成政策性资金、产业基金、创投基金和银行贷款互为补充的科技城资金保障体系;高效的一站式专业化服务,为企业开通绿色通道,及时解决审批、落户等各类问题。
未来科技城“内外兼修”
带来什么?
建成央企重要的研发聚集区
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金阳鼓励各大央企积极参建天津未来科技城,把天津未来科技城建成中央企业的重要研发聚集区。
他说,国家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的专项政策支持未来科技城建设,天津市又在此基础上给予新的优惠政策。准备在天津建设人才基地的中央企业,要把这些政策用好用足,加快引进一批企业急需的海外优秀人才,加快引进一批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海外高层次人才、世界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把天津人才基地,建成全新运行机制的国际人才社区,高层次科研人才的聚集地。要立足未来科技城,引领相关产业应用研究技术的最高水平,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体现世界科技发展的方向性要求,为央企乃至中国在世界科技前沿争取一席之地。
破除人才引进使用机制障碍的示范区
“天津未来科技城的建设筹备工作,起点高、措施实、效果好。”中央组织部人才工作局局长孙学玉评价,“未来科技城是中央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去年4月份,天津与杭州、武汉一起列入未来科技城的建设城市,近一年来,行动迅速,做了大量工作。天津为未来科技城选取了绝佳的地理位置,制定了高水准的建设规划,出台了优厚的用人政策,并且已经有央企提前入驻。”
谈到对天津未来科技城的期望,孙学玉表示,希望天津未来科技城的建设,能成为优化产业结构的强力推手。“过去我们的主要精力放在项目上,但仅有项目是不够的,要一手抓项目招商,一手抓引人育人。未来科技城的建设就是要通过建设这样一个聚集区,搭建平台,充分发挥政策优势,使未来科技城成为破除人才引进使用体制机制障碍的示范区。”孙学玉表示,未来科技城是个全新的项目,没有经验可借鉴,需要摸索前进,各方通力合作。中组部人才工作局将在人才工作小组领导下,积极配合国务院国资委和天津市委、市政府做好相关工作,当好催化剂和助推器,推动天津未来科技城早日建成,发挥实效。
带动产业升级
“建设天津未来科技城,对我们整个区域的带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自主创新的推动、聚集人才的拉动和产业化对经济的整体推动’。”滨海高新区工委书记荣建勋总结,“未来科技城主要面向的是中央企业,这些企业很多都拥有国家级的研发机构,他们的进驻对提高天津尤其是滨海新区的整体科技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将有一个很大的推动。我们为科技人才提供了很多优厚条件,鼓励他们落户天津、扎根天津。此外,在战略新兴产业和高端制造业方面,这些项目和人才的到来,将极大提速产业化进程,拉动区域整体经济增长。我们已经在未来科技城以北15公里的地方同步规划、建设了一个拓展区,占地约40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完备,随时迎接央企研发成果的产业化项目落户。”
“随着时间推移,未来科技城带来的影响会越来越大。”荣建勋表示,到今年底,未来科技城将有5至10家央企研发机构落户,其他企业摆放形成一定规模,同时产业化项目也要启动,届时天津未来科技城将初具雏形。
实现可持续发展
“建设高水平的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是中央对滨海新区的功能定位。建设天津未来科技城,就是要通过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把滨海新区的产业资源、上下游产业链条进一步延伸,营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生态环境。”滨海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倪祥玉表示,“不光是在研发转化方面,在公共资源配置、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等方面,未来科技城都要发挥创新引领的带动作用,全面提升天津和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水平。”
“央企代表了我国先进的生产力水平,他们技术领先、实力雄厚。我们要通过吸引央企把研发机构落户未来科技城,与国家产业导向、天津已有的产业资源结合起来,营造更加良好的产业生态环境。”倪祥玉表示,“谚语说:求其上上,得其上。我们有了今天良好的产业资源基础,实现未来科技城建设的目标大有希望。”
相关链接
天津未来科技城选址于滨海高新区滨海科技园,紧邻东丽湖度假村和黄港水库旅游区,总面积约30平方公里,起步区规划建设10平方公里,以研发功能为主,主要承载央企研发类项目,同步规划建设了40平方公里拓展区,以产业化功能为主,产业就近落地,实现研究成果与产业就地转化。到今年底,天津未来科技城起步区建设将初具规模,拓展区具备产业化项目落地条件。
天津未来科技城力争到2015年,在人才聚集方面,研发领军人才达到10人,高端人才引进数量达到100人;在科研平台聚集方面,国际一流研发机构达到10家,引进央企研发中心等多元化研发机构50家;在成果产出及转化方面,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00件,“863”计划项目等重大科技成果转化数达到100项;在科技投入方面,未来科技城R&D经费支出与GDP比值达到10%。在创新环境方面,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数量达到100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