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自转变慢,今年将多一秒”、“7月1日将闰一秒”……近日,“今年多一秒”成了热议话题。到底什么是闰秒,为何会出现如此现象?羊城晚报记者独家专访广州市五羊天象馆常务理事李建基,分析“闰秒”事由。
7时59分60秒≠8时
3月13日,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公布:近日,国际地球自转服务组织(IERS)宣布在现行的国际标准时间 协调世界时(UTC)时间2012年6月30日午夜加一闰秒,即当天23:59:59的下一秒记为23:59:60,然后才是第二天的00:00:00。国家授时中心时间基准实验室将在北京时间2012年7月1日7时59分59秒和全球同步进行闰秒调整,届时会出现7时59分60秒的特殊现象。同时,系统将把调整后的标准时间通过长波、短波、低频时码、互联网和电话等手段发播出去,接收时码信号或信息的用户,将自动进行闰秒校时。
谈及闰秒,得先了解目前世界上两套计时系统:世界时、原子时。1884年,国际上确定以地球自转运动来计量的时间作为国际标准时间,称作世界时。20世纪五十年代,又出现了基于原子振荡的原子时,其准确度和稳定度均超越了世界时,但其与地球的自转不关联。随着时间的迁延,世界时和原子时之间的偏差越来越大。1972年,一种折中的时间尺度 协调世界时(UTC)应运而生,取代世界时作为国际标准时间。UTC采用原子时的秒长,而时刻通过增加1秒或减去1秒(正闰秒或负闰秒)以尽量接近世界时,这就是闰秒。据了解,1972年至今世界共闰秒24次。最近一次的全世界同步“闰秒”,发生在协调世界时2008年与2009年交接的零点。当时间走到协调世界时的 2008年12月31日23∶59∶59时,下一秒本该是2009年1月1日的00∶00∶00,但通过人为操作,加了第60秒,从23∶59∶59跳到23∶59∶60然后才跳到00∶00∶00。2012年的这次闰秒是有协调世界时以来第25次闰秒。
多一秒究竟会怎样?
地球自转一周是一天,一天是24小时,每小时60分钟,每分钟60秒。这一基础时间概念的设立就是日常理解的“世界时”。然而,由于地球自转逐渐变慢,自转一周便超过24小时。据了解,潮汐、地震、海啸都会影响地球自转的变化。科学家研究古生物化石发现,几亿年前,地球上一年有400多天。对此,李建基解释:“这说明当时地球自转很快,于是天数很多。”李建基表示,如果地球转速不同,“一天”的长度就不同,“一秒”的长度也不同。这对于天文、物理等高精尖领域,多一秒少一秒非常关键。
“上班迟到一分钟可能不行,迟到一秒钟就没什么所谓。因为我们的时间概念是以分钟而不是以秒来计算的,”李建基举例道。然而在电力部门,电网故障的维修、电网与电网之间的并网,都需要使用精密时间,如果有1秒钟误差,整片电网都可能停电甚至崩溃。网络通信、证券、航空、地震勘探等领域皆是如此。最危险的航空航天领域,飞船1秒钟即可飞行8公里,假若少一秒,飞船轨道可能偏移,飞船着陆地点可能差上十万八千里。太空中运行的卫星甚至会因为时间计量的不同出现碰撞或其他灾难。因此,一定要按照原子钟,精确地“闰”上一秒。
长期来看,如果不闰秒,也会对人类的日常生活造成影响。专家表示:按照现在世界时与原子时之间时差的累积速度来看,39年减慢了24秒,大概在七八千年后,太阳升起的时间可能就会与现在相差两个小时了。中午12点本应该太阳当头照,七八千年后就要下午2点才能太阳当空了。那时自然就会对地球上的人的作息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