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记者昨日(2月27日)从天津市水产局了解到,本市今年将在汉沽大神堂投放人工鱼礁2500个,并配合开展海藻移植实验和加大恋礁类鱼类的放流力度,以加快海洋生态的修复,实现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据了解,人工鱼礁投放项目投资800万元,在汉沽大神堂附近海域建成礁区面积1.04平方公里。由钢筋混凝土制成的鱼礁将凭借特殊构造在海底产生更多的海流,营造出小型海洋人工生态系统,以帮助海底的营养物质上升到海面,从而增加浮游生物总量,并吸引大量以这些浮游生物为食的海洋鱼虾。除此以外,鱼礁本身也可以为鱼、虾、贝、藻类等水生动植物提供觅食、产卵繁殖、生长发育的场所。由于大神堂附近现有牡蛎礁是全国唯一保存下来的纯天然泥质牡蛎礁,人工鱼礁选址在此可以辅助天然活牡蛎礁发挥生态作用,帮助净化渤海湾水质,大幅提升渔业环境。为配合人工鱼礁的投放,市水产局还将与天津科技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开展合作,开展鼠尾草和羊栖菜等海藻的规模化移植,以降低氮、磷元素含量及海水的富营养化程度,避免赤潮的发生致死贝类,并为海参等海洋生物提供饵料和天然的避敌、产卵场所。(记者 程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