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十多平方米的小屋里,几十个女工挤在一起居住,阴暗潮湿的房间里,常常会淌污水。屋外,街比巷子高,巷子比房子高,一到下雨天,雨水就顺势淌进屋。这是80多年前,纱厂女工清苦生活的真实写照,这种条件恶劣的居住环境,也被人们贴切地称为“三级跳坑”。河西区的一处“北洋工房三级跳坑遗址”,就是为了凭吊受人奴役的中国人民的悲惨生活,而专门加以保护的。可如今这处遗址却渐渐被人遗忘。
平时乏人问津 废品站垃圾往里扔
在河西区围堤道旁,记者见到了这幢样式古旧的红砖平房。一个硕大的顶棚罩住了整幢平房,一圈铁质护栏将平房围住。整幢平房由四五间面积不大的房间组成,木质的门框、窗棂,石灰的地面,矮小的房屋,有抵挡雨水功能的石砖门楣,让人想起了二三十年前老天津人在房前屋后生活的点点滴滴。在棚顶和平房前方、侧方,分别标示着“原北洋工房三级跳坑遗址”、“天津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改造北洋工房三级跳坑展室”等字样。
记者在现场看到,一间房间里,张贴了一张“分布图”,但因为时间久远,已经无法看清图的内容了。另外一间房屋里,一套沙发倒在地上,屋内的天花板塌下,垂在半空中。房间的门窗玻璃都已经破碎。围栏内,堆了很多附近小区居民扔的废旧电器、旧家具等垃圾。此外,不少鲜红的鞭炮碎片也堆放在里面。可以看出,这处遗址,已经许久没有进行过修缮了。
附近小区居民窦女士告诉记者,她在这里居住了十多年,但几乎没有见过人前来参观遗址,也鲜见有人前来修缮。因为地势低洼,一到下雨天,雨水就倒灌到房子里,对房屋地基影响也很大。小区前面就有一个废品回收站,遗址里的垃圾,很多都是废品站的人扔进来的。
文化馆:正在积极保护遗址
记者随后联系到河西区文化馆,文化馆的臧馆长介绍,这处遗址,是当年日本人修建北洋纱厂时,为女工盖的宿舍,从外观不难看出,这些宿舍面积狭小,居住环境恶劣。历经几十年的风雨,这些老房子成了那段屈辱历史的见证。因此,市政府特意将这处遗址留了下来,以供后人凭吊。
臧馆长说,这处遗址具有很大的文物价值,他们也在每年对遗址进行防火防灾工作,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段历史已经逐渐被人遗忘,修缮工作也显得有些落后,如今相关部门也积极向学校等单位推荐这处文物,以吸引更多的人到遗址参观,关注文物保护,这样更利于遗址的保护。(记者 任桐 实习生 韩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