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清区人力社保部门组织企业进社区招聘
灰锅口村民在温室收割香菜
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就业乃民生第一要事。帮助撤村建居农民尽快实现再就业更是确保其生活质量的首要任务,也是确保“三区”联动、广惠农民的关键所在。近年来,武清区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的要求,采取送岗位到社区、加大农民技能培训等多项措施,让绝大多数撤村建居农民在工业园、设施农业园区和居住社区找到了他们满意的工作。
武清区人力社保部门介绍,该区撤村建居工程自2003年开始,从东蒲洼2个村发展到杨村、下朱庄等10个乡镇,94个村,共98112人。其中,劳动力资源61611人。截至2011年年底,已就业人员51385人,占总人数的83.4%。其中,乡镇工业园区和武清开发区企业吸纳31731人,占就业人数的61.75%。近年来,该区有关部门在居住社区开发了保安、保绿、保洁等岗位1200多个,安置就业困难人员949个。2011年,该区全年新增现代设施农业面积3.5万亩,使该区现代设施农业园区总面积达到18万亩,吸引了大量农民在温室大棚找到了发财致富路。
1 送岗位到社区 让农民有合适工作
2月10日上午9点,武清区下朱庄街越秀园小区内人头攒动,来自该小区内的500多名村民等待即将开始的人才招聘会。9点半,招聘会正式开始,24家招聘企业一字排开,村民们一拥而上和招聘企业对接。
在招聘现场,村民方红英告诉记者:“我今年38岁了,孩子上高中,特别想上班挣钱。撤村建居之前,可以在家种地,现在住到小区楼房,家里的开销大了,就要找个班上。但我这个年龄找工作很难了,企业操作工岗位都要35岁以下的,而其他合适的企业却找不到,可把我愁坏了。听说今天居委会和人力社保部门在我们小区内开招聘会,我就早早起来了,吃完饭赶紧朝这里跑。来了一看,还真不错,招聘企业不少,岗位也很多。刚才发现了一家招聘客房服务员的宾馆,他们要求的年龄可以放宽到45岁,男女不限,特别适合我。招聘人员说我的条件可以录用,工资是每月1700元,还管吃住,真是太好了。我已经填表了,明天就去宾馆参加面试。”
越秀园小区居委会负责人介绍,自2008年撤村建居以来,该小区入住的农户已经达到1300多户,4680人。虽然绝大多数有工作能力的青壮年都在附近的开发区、华北城等地找到了工作,但还有部分村民没有找到工作。为此,他们特意和区人力社保部门积极合作,组织相关企业到村民家门口来招聘,方便他们找工作。区人力社保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为确保送岗位到社区取得实效,他们和招聘企业密切合作,精心挑选了适宜撤村建居村民工作的招聘岗位。比如,今天企业招聘的岗位多是操作工、保洁人员、保安人员、叉车工等岗位,一上午,已经有130多名村民在招聘会上找到了自己合适的工作,村民和招聘企业都比较满意。
2 开辟公益岗位 让农民在小区上班赚钱
61岁的宋振太是武清区下朱庄街一居住小区的一名保安队队长,管理着40多人的保安队。日前,记者在小区内恰逢宋振太带领保安队员们巡视。笔挺的制服,炯炯有神的眼睛,外表看上去根本看不出老宋已是60多岁的老人。老宋一边机警地巡视着,一边说,现在这个小区居住着5000多人,都是从原来的村子里搬进来的,纯朴、厚道,但安全防范意识较差,这就给外面的小偷提供了机会。2011年8月,我们在巡逻时发现有两个年轻人鬼鬼祟祟,在小区里到处乱转。我就带领保安队密切跟踪,下午1点当村民们都在家睡觉时,这俩小偷进入车棚偷电动车,让我们逮了个正着。虽然自己年龄大些了,但干这个工作很知足、很有劲头。
老宋的干劲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年龄大找工作不容易。老宋告诉记者,撤村建居以前,自己在家种菜,收入也不错。2009年,撤村建居搬进小区。当时住进楼房虽然很开心,但又担心自己找不到新工作。快60岁的人离开种地找工作,谈何容易。他先后找了多家企业,人家都嫌岁数太大,自己和家人都非常苦恼。后来,居委会了解情况后,让自己进入社区保安队,当一名保安员。当时听到这个消息后感到特别意外,没想到在居住小区还能上班。二是工资也不算少,每月工资是1600元,贴补家用很及时。后来因为干得不错,就当上了保安队队长。
武清区下朱庄街有关负责人介绍,为帮助更多年龄大、学历低的社区村民找到工作,他们在多个新建的居民社区内积极开辟公益性工作岗位,规定所有保洁人员、保安人员、保绿人员全部要在入住社区的村民中挑选。目前,各居住社区内从事社区服务的用工人员达到了700多人,其中以40至50岁人员居多,以中年女性为主,每月工资都在1500元以上。
3 建农业设施园 让农民种大棚赚大钱
一走进梅厂镇灰锅口村民张莲蓉大娘家的别墅,一股暖流就迎面扑来。宽敞、明亮的客厅,40英寸的等离子彩电,大娘脸上笑开了花。老人告诉记者,女儿所在的村搞拆迁了,一时没地方住,现在就住在别墅里。女儿白天还可以到村温室大棚里打工赚钱,这可多亏了村里建的现代农业设施园,让农户们在温室大棚种葡萄和蔬菜赚钱。
灰锅口农村合作社负责人王秋祥说,怎样让村民快致富,外出打工可以,种大棚蔬菜、果树同样可以。在原来基础上,2010年,村委会集资兴建了80个现代化温室,每个造价达到20多万元,让农户们承包,有本村村民也有一些外村的农民。这些温室既可以种蔬菜,也可以种葡萄,种什么赚钱就种什么。现在全村加上外村共有2000人在大棚种葡萄和蔬菜,每亩年纯效益达到3万元。
“你看,我这满棚的香菜长得多好啊,每公斤可以卖到6元,这一季就可以赚6000多元。”日前,记者在灰锅口村王书亭租的温室大棚里看到,58岁的老王和几个妇女正在收割着碧绿的香菜。老王笑着告诉记者,“为了赶上个好卖价,今天亲戚们也都来帮忙收香菜了,这位是我邻村的姐姐和姐夫,那两位是妹子和妹夫。他们村没有大棚,都到我这里帮工了。”老王的姐姐一边割着香菜一边说,我娘家这个村发展温室种植真是太好了,冬天也可以种菜赚钱。
灰锅口农村合作社负责人王秀芬说,在灰锅口村温室大棚,村民们一年四季都可以种葡萄、蔬菜赚钱。比如种温室葡萄,5月第一茬上市,每公斤最高价可以卖到20元,每亩温室可以赚6万元左右。现在村里80%的村民都在温室大棚种葡萄。村里还组建了专业合作社,给农户们提供温室、管理技术、品种并联系买家。村里兴建的80个二代节能温室,承包户去冬今春加种的这茬蔬菜,两个月可以卖出50万元。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按照“三区”联动的要求,梅厂镇除了大力发展工业园区外,为解决撤村建居农民再就业,他们将以灰锅口村为核心区,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园区,让更多农民在温室大棚赚钱。
4 办培训请老师 让农民到企业上班有资本
连日来,位于武清区东蒲洼街亨通社区内负责劳动和社会保障的王富华正在积极筹办家政服务培训中心。他告诉记者,亨通社区是本市第一个撤村建居的大型居住社区,目前入住的村民超过了2万多人。虽然绝大多数青壮年都在开发区找到了工作,但不少妇女找工作压力很大。为此,他们借鉴外地经验,看准市场需求,积极拓宽中年妇女就业渠道,准备开办该区首家大型家政服务培训中心。
王富华拿起一张表介绍说,这是他们深入周边高档社区入户调查的汇总表,发现一些双职工家庭和高收入家庭聘请家政服务人员的热情很高。杨村城内还没有一家大型的家政服务公司,他们正好可以填补这个市场空白。但关键是要办好培训,让社区内的中年妇女上岗达到相关要求。今年43岁的刘春兰是社区内的一名赋闲在家的中年妇女,她说,自己特别希望能够找到一个工作,也特别愿意从事家政服务。希望社区家政培训中心早一点办起来,让自己快点找到一份家政服务的工作。王富华说,办培训就要有培训场所和培训教师,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目前他们已经在社区办公楼内布置出了一间200多平方米的培训教室,并在市内聘请具有一定水平的培训教师。家政培训中心初步规划每年培训量达到1000人次左右,培训的岗位包括保姆、月嫂等社会上急需的家政服务岗位。
武清区人力社保部门介绍,目前撤村建居农民在择业方面要求较高:要有双休日、月薪要在2000元以上、有保险。喜欢从事干净体面的工作,对脏累的岗位无人问津。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就只有提高他们自身实力,培训就必不可少。为此,近年来,该区加大了对撤村建居农民的培训力度,对参加技能培训的撤村建居人员给予培训补贴的政策,几年来发放培训补贴399.3万元。目前,已经建立了多个区级培训中心,主要有汽车司机、电工、焊工、叉车工、中式面点、电器设备维修等10多个专业,对于其中一些热门专业给予每人800元的就业培训补助。2012年将培训撤村建居农民2500人。
5 开发区上班 农民就业主战场
今年38岁的马柏山是东蒲洼街一名撤村建居农民,如今已在武清开发区就业,并且成为了一家著名服装企业的技术骨干。他告诉记者,作为一名撤村建居农民,要想增加收入最好的途径之一就是就近到企业上班,工作有保证,收入也稳定,目前月工资已经突破2500元,自己感到很满意。跟他一样满意的还有今年44岁的高会来。作为一名普通的农民,多年来在有关部门的帮助下,经过自己的努力,已经在武清开发区找到了一份满意的工作,并成为企业中层管理者,每月工资(加上加班费)可以达到1万元,跨入了企业白领的行列。
武清开发区副总经理李刚介绍,武清开发区目前有职工近10万人,其中包括撤村建居农民在内的本地农民人数达到3万人左右。其中,有一大批农民经过培训成为了企业的技术骨干,这些工人月收入都在3000元以上。李刚说,撤村建居农民,尤其是青年农民要想在企业获得一个高收入的岗位,就要自强不息,坚持进修学习。在这方面,高会来是一个成功的典型。日前,记者在武清开发区见到了高会来,恰逢他带领维修人员在车间维修一台机器。专业的指点、娴熟的技术,很快就修好了那台机器。企业负责人介绍,作为那美钢(天津)有限公司的一名保全科科长,高会来对国内外一些电器设备的维修已经到了了如指掌的地步。
高会来原来只是一名初中毕业生,毕业后在一个建筑队打零工。2005年3月,他到武清城区办事,看到区人力社保部门为农民开办培训班的广告,当时就动了心,立即报名参加了区人力社保部门的培训,每周培训两天。在培训班里,他掌握了电器识图、电器部件的回路、电器的典型线路等基础知识,当年就获得了维修电工中级《职业资格证书》。为了掌握更多的知识,在有关老师的推荐下,他又参加了北辰区有关部门开办的维修电工高级培训班,经过3个多月的刻苦学习,终于获得了维修电工高级《职业资格证书》。2006年7月份,高会来拿着电器维修的高级证书进入区人才招聘市场,在50多人竞争的情况下,那美钢(天津)有限公司人力招聘人员一眼就相中了他,高会来成了这家日资企业的一名电器维修专业人员。目前,高会来成为天津市维修电工考评员,几乎每天都有人打电话请教专业维修知识,一些外资企业更是通过各种途径高薪聘请他。
让更多撤村建居农民再就业
陈忠权
在日前闭幕的本市农村工作会议上,市委书记张高丽在讲话中指出,要培养和提高农民就业创业能力,增加农村公益性就业岗位,促进农民就业创业。认真做好撤村建居农民再就业工作,就是落实这一要求的重要内容,意义重大而深远。
搞好撤村建居农民再就业是确保其根本利益的头等大事。因为就业是民生之本,是收入之源,对保障农村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协调发展至关重要,也关系到农民今后的生存发展及社会的和谐稳定。搞好撤村建居农民再就业也是“三区”联动,促进农民增收的核心所在,目的所在。因为只有搞好这些农民再就业,才能让他们切实分享到“三区”联动的成果,从而更好地支持“三区”联动。当前,本市“三区”联动工作正稳步推进,进一步做好撤村建居农民再就业,可以确保“三区”联动更快更好发展,确保本市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等各项工作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近年来,本市出台了多项举措帮助撤村建居农民再就业并取得了很大成效,绝大多数有工作意愿和能力的农民实现了再就业。但也应该看到,由于这些农民中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存在学历低、年龄大、缺乏专业技能等再就业短板,急需区县、乡镇、街道和人力社保部门搞好相关配套服务,以更好地帮助他们快就业,多增收。
做好撤村建居农民再就业工作,首先,有关部门要认真落实中央和本市出台的各项关于促进撤村建居农民再就业的优惠政策和各项措施。同时,针对企业和社会用工需求,大力搞好撤村建居农民的再就业培训,切实给他们再就业提供一技之长。在培训过程中,要针对企业用工需求,给培训农民提供品种更加丰富的“菜单”,精心挑选培训教师,务求得到实效。此外,有关部门还要建立当地确保撤村建居农民再就业的长效机制,在征地、拆迁等过程中,提前和这些农民再就业挂钩。有关部门还要采取多种措施,大力帮助、鼓励、引导有条件的撤村建居农民开展创业,在政策、资金、税收等各方面要给予大力支持。(记者 陈忠权 摄影 许会松 张东伟 王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