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河西流动“电子眼”首秀。孔令彬 摄

天津河西流动“电子眼”首秀。孔令彬 摄

天津河西流动“电子眼”首秀。孔令彬 摄

天津河西流动“电子眼”首秀。孔令彬 摄
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靠近,停车,调整摄像头角度,摄录,记录,完毕。短短几秒钟时间,果皮箱垃圾外溢的取证任务已告完成。与此同时,河西区市容园林委监控室的大屏幕上也显示了同样的内容,相关人员在规定时间内把信息传送至环卫部门,环卫部门立刻派人前去清理,24小时内解决“战斗”。在此之前,仅取证的时间,就需要几个小时甚至更多。昨日,河西区首部市容车载视频监察车启用,记者随其执法一日,体验“极速”取证。
一天巡查5小时
昨日是车载视频设备的“首秀”,记者坐进视频车的时候,执法队员于海燕正在调试角度和距离。副驾驶前方是个小屏幕,周围的情况通过车顶可以360度旋转的摄像头清晰地显示出来。“手柄可以调整摄像头角度,键盘用来操作距离。”于海燕指着操作器告诉记者。
执法队员郝世生同时也是这部车的司机,他告诉记者,这部车负责河西区陈塘庄、梅江等区域的主干次支道路的监察取证工作。上午9点前出门巡查,一直到11点半,下午从2点开始到4点半,每天至少5个小时。“这可是个细活儿,粗心的做不来,”郝世生说,“要眼观六路,遇到违规的就要摄录,车速不能太快,顶多开30迈。”
证据多部门共享
“陵水道与枫林路交口西南侧,堆放杂物。”郝世生一边说着,一边把车慢慢靠近,并停下来,于海燕则调整摄像头角度和距离进行摄录,坐在后排的执法队员纪阳则把取证位置和违规情况认真的记录下来,不到5秒钟时间,取证完毕。三个人各负其责,虽然是第一天使用新设备,配合起来很是默契,一天时间里,共取证40多条。
在枫林路与泗水道交口,郝世生指着一处空地告诉记者:昨天下午这儿还是垃圾遍地,今天一大早就全部清除了。他说:“有了这套高科技设备,取证、执法时间都大大缩短了,并且取证资源多部门共享,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记者 孔令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