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沽2011年春节文艺晚会
塘沽街道社区文化艺术节
塘沽版画陈列馆
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 “颂歌献给党”歌咏大赛
2011年新年音乐会在塘沽大剧院举行
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是厚重历史的积淀和文明的缩影。
文化的发展不仅让社会成员得到了精神享受,更让他们感受到了改革的成果。
文化为社会和谐进步增添了新力量,为城市精神的塑造赋予了文化内涵。
地处滨海新区核心城区的塘沽,傍晚您漫步这座城市,无不被它浓郁而独特的文化气质所感染和吸引。街头广场,一支支秧歌队、扇舞队、健身操队热舞正酣,从队员们兴奋的表情和充满活力的舞姿您可以品味出幸福与甜蜜;在居民小区里的社区广场,社区居民组织的消夏纳凉晚会正在演出,居民演员的认真与专注赢得了观众阵阵热烈掌声;花园凉亭里,票友们三五成群,拉着京胡,有板有眼地过着戏瘾;塘沽大剧院门前车水马龙,人们从四面八方汇集而来,准备欣赏交响音乐会;在通明的图书馆和社区阅览室里,读者们正沉浸于快乐的阅读之中;“十大战役”的建设工地,劳累了一天的建设者们正在目不转睛地欣赏由塘沽“流动放映队”放映的露天电影……这些不过只是塘沽百姓文化生活中的一个个片段,但这些景象聚拢的是人气、体现的是活力、表达的是文明、彰显的是和谐。
多年来,塘沽按照“高雅文化出特色,大众文化有提高,地区文化创品牌”的思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挖掘近代历史文化,发展现代都市文化,活跃基层群众文化,用卓然不群的地域文化塑造着城市精神,提升着城市的软实力。
一、重基础,建设地区一流的文化阵地
近年来,塘沽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经济规模不断壮大,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十一五”期间,塘沽经济连续实现“三年翻一番”目标,年均增速达到32%,本级财政收入和固定资产投资平均增速接近50%,为塘沽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物质保障。
随着综合实力的快速增强,塘沽将更多的资源向培育城市文化软实力上倾斜,投入巨资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相继建成了塘沽大剧院、塘沽博物馆、“汉字大观”文化墙、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等一批标志性、基础性、群众性文化设施,努力打造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城市文化,在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同时,提升城市的文化内涵。
塘沽大剧院是一座集文化艺术赏析、文化休闲娱乐、大中型会议于一身的综合型文化设施,拥有1个千人剧场、5个多功能电影厅和10余个多功能会议厅和报告厅,其设施功能在全国同等规模剧院中处于领先水平。建成后,吸引了希腊雅典国家交响乐团、俄罗斯国家芭蕾舞团、中国爱乐乐团等国内外一流演出团体和著名钢琴大师理查德·克莱德曼等艺术家做专场演出,举办各类艺术展览和文化讲座百余场,已经成为塘沽开展大型文化活动的重要阵地。
2004年建成的塘沽“汉字大观”文化墙集中华汉字文化精粹为一体,是具有知识性、趣味性、观赏性、艺术性的一大人文景观。已建成的一期工程全长1285米,集中展现了塘沽的文化气质,为八方来客所赞叹。此外,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国家一级馆的塘沽文化馆和塘沽图书馆,以及少儿图书馆、塘沽画院、新华书店等文化设施也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塘沽十分注重保护和挖掘这些文化资源、历史遗迹和历史事件,将对历史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融入了城市精神的塑造中,2007年建成的塘沽博物馆是一座以展示塘沽历史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地志博物馆,展馆建筑面积6600平方米,将塘沽的社会经济发展和民风、民俗以及在近代史上的重要地位、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等通过场景再现和文物展览,全方位生动直观地展示给观众,开馆后参观者络绎不绝。新近建成的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展馆建筑面积3900平方米,是一座记录中国近代屈辱与奋斗历史的文化设施,被列为天津市“十一五”期间重点文化建设项目。博物馆建筑外形呈不规则的放射形,取意于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展陈内容极富震撼力与艺术感染力。
为了很好地挖掘、整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塘沽近年来还下力量相继编辑出版了一批反映塘沽历史传承、发展成就、文化进程等内容的书籍。《沽口潮汐》、《沽口丰碑》、《沽口览遗》、《清宫塘沽秘档》、《塘沽版画五十年优秀作品集》等成为爱祖国、爱家乡教育的生动教材。
北京交响乐团指挥家谭利华:
“塘沽的观众令人感动”
2010年1月3日,突然降下的一场大雪,封堵了京津塘高速公路。大巴车上,北京交响乐团的音乐总监、首席指挥谭利华先生心急如焚,“今天乐团将在塘沽大剧院参加塘沽2010年新年音乐会,这么大的雪,乐团可能会迟到,上座率也会受到影响。”他一边与塘沽电话沟通,一边下定决心,只要还有一个观众就要把整场音乐会演完。两个小时后,当乐团一进入塘沽大剧院,就立即被现场观众的热情所感染,能容纳1100多名观众的剧场座无虚席,大家对艺术家们冒雪赶来演出报以热烈的掌声,整场演出精彩纷呈、气氛热烈,乐团破天荒地为塘沽观众加演了一支又一支曲目。谭利华先生称赞“的确没有想到塘沽的观众在欣赏水平上达到这样的程度,听说大部分观众都是冒雪步行来看演出,我们十分感动。”
二、创品牌,打造富有时代精神的文化舞台
起源于1958年的塘沽版画是塘沽地域文化中最具特色和有代表性的艺术表现形式,是塘沽著名的文化品牌,它以海港、造船、采油、晒盐、渔业和现代生活等为创作题材,率先在全国版画界推出了工业抒情版画,逐步形成了独特的作品风格、流派体系、创作群体和全国乃至世界的影响力。五十多年来,已有百余件塘沽版画作品在国内外美展中获奖,四百余件作品被国内外艺术馆、博物馆、专业艺术院校等专业部门收藏,两次获得日本国金杯奖,以及天津市鲁迅文艺奖金和《版画世界》奖。1997年,塘沽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全国版画之乡”。近几年,塘沽版画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多位名家的作品获得国家级重大展赛的大奖。新建的塘沽版画陈列馆作为塘沽版画的永久展示基地,陈列了自1958年以来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品,集中展示了这一文化品牌的发展成就。
经过多年的培育,塘沽的群众文化形成了品牌旗舰引领,高雅艺术与大众文化竞相发展的格局。塘沽海门艺术节首创于1995年,至今已经举办16届,作为塘沽群众性文化活动的龙头,海门艺术节已经从单一艺术形式和局部文化活动,发展成为跨系统、跨地区、跨国界的文化交流活动。通过一系列文化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塘沽的群众文化生活,提升了城市文化品位,提高了广大群众的艺术欣赏水平,成为塘沽地区艺术的盛会、文化的品牌、群众的节日。每年都要举办各类型文化活动近百场,直接参与群众达到十余万人次。由海门艺术节衍生出的邻居节、社区文化艺术节、塘沽残疾人文化活动月等诸多文化品牌,受到广大市民的喜爱,呈现出勃勃的生机。
在这些文化品牌的引领下,塘沽的群众文化活动呈现出一派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无论是交响乐、歌剧、芭蕾舞,还是地方戏曲、曲艺杂技,都拥有了相当数量的“铁杆粉丝”。经过多年的培育与熏陶,塘沽市民真懂高雅艺术的多了,真爱高雅艺术的多了。每年举办的国内顶级乐团的新年音乐会、春节文艺晚会,国内外著名歌剧、芭蕾舞专场演出都成为塘沽艺术爱好者的文化盛宴和艺术嘉年华。国内外一流艺术团队的高水平演出,极大地开阔了塘沽市民的文化视野,提高了艺术欣赏水平。
在不遗余力地推动高雅艺术扎根繁茂的同时,塘沽努力实现文化向基层和大众延伸。社区艺术节、社区广场舞、企业文化展示月、军营文化节和农民艺术节等参与性强、普及面广、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如火如荼。专业团体的表演和业余群众表演此起彼伏、动态展演和静态展演交相呼应,社区文化、军营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机关文化、乡村文化、青年文化、家庭文化百花齐放、硕果累累。深受百姓喜爱的武法鼓、落子、舞龙、渔家乐、小车会、盒子会等具有浓郁塘沽地域文化特点的民间文化活动,在政府的大力保护和扶持下焕发出勃勃生机,吸引着周边地区甚至京、津、冀、鲁等地的爱好者专程赶来观看交流。
韩国著名美术评论家崔炳植:
“塘沽版画的技法令人赞叹”
2008年8月20日至31日,“赵海鹏水印木版画展”在韩国首尔金瓦台举办,这次展览是“中韩版画交流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展览展出了塘沽版画家的杰出代表——赵海鹏的水印版画三十余幅,在韩国艺术界和美术爱好者之中引起了巨大反响,众多参观者被中国艺术家的精湛技法和独特地域风格所倾倒,并对赵海鹏潜心研究的无论任何季节、气候条件下,都可以轻松自如地进行大幅生宣纸水印的技法惊叹不已。
韩国著名美术评论家崔炳植在看过展览后,在韩国《艺术价值》、《美术新闻》等杂志发表文章,对塘沽版画给予高度评价。展出的作品全部被韩国收藏家作为艺术精品珍藏。
三、抓引领,构筑广泛覆盖的文化服务体系
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提升文化内涵的同时,还必须不断拓展文化的深度和广度,确保每个社会成员都能享受到与时代发展同步的文化服务。经过多年的建设,塘沽已经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文化服务体系,实现了文化资源的全面覆盖。目前,塘沽在11个街镇中都建立了基层文化站,在109个社区居委会和行政村中设立了文化室,拥有2个大型企业俱乐部,2个文体活动中心,总建筑面积十余万平方米,数万人常年活跃在这些基层文化阵地上。
为实现文化信息资源的无缝链接和数字化共享,塘沽一次性投入资金近400万元建设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形成了信息资源管理中心、街镇文化站和居委会、行政村服务网点组成三级服务网络。同时,以塘沽图书馆、塘沽文化馆、塘沽博物馆、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等自有文化信息资源为重点,整合农业、科技、卫生、教育、旅游等相关信息,建立起“塘沽文化信息网”,广大市民不出街道社区就可以方便地关注文化动态,浏览文化资讯,欣赏电影、戏剧和各类文艺演出。
塘沽还把功夫下在文化人才培育上,建立了一支扎根基层、精通业务、善于创作的文化骨干队伍,在现有的七百多名各级协会会员中,国家级会员44名,市级会员50名,文化工作队伍中有45%为专业技术人员。此外,以社区居民为主的社区艺术团、社区剧团,业余京剧、评剧、梆子、民间花会、广场舞蹈队伍近两百支,参与群众达到数万人。为进一步提升群众文化队伍的水平和文艺骨干的艺术素养,塘沽文化部门把专业文艺工作者组成文化辅导员队伍,经常深入社区、农村和学校、企业结成文艺辅导“对子”,定期开展业务培训和技术辅导,并帮助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文化扎根成长在基层和群众的沃土之中。
随着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成为国家发展战略,大批外来务工人员到新区生活和工作,如何更好地满足外来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需求成为塘沽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塘沽按照标准高、可持续、多功能、用得好的要求,创立了流动文化站这一基层文化阵地。2008年,塘沽第一个流动文化站在于家堡还迁房工程建设工地建立,该站集图书阅览、党员电教、健康教育、科技推广、安全培训、文体活动、医疗保健、艺术培养为一身。利用站内文体设施,不仅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体育活动,还组织流动党员、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党课教育,定期举办建筑施工安全知识讲座等,受到外来务工人员的普遍欢迎。
塘沽外来建设者:
“我们在文化站就能看到电影”
在于家堡还迁房工程建设工地上,从河南来塘沽打工的小周匆匆吃过晚饭,早早地来到工地流动文化站的活动室,一遍又一遍地练习豫剧“穆桂英挂帅”中的选段。明晚,塘沽“手拉手”艺术团将来工地进行慰问演出,小周将代表5000名外来务工人员登台演唱。
他说:“一定得练好,台下这么多人看着,得给俺们队争脸,得给河南老乡争脸。”隔壁的放映室里,工人们正欣赏着流动文化站内放映的电影。操场上,爱好运动的工友们正在打着篮球。流动文化站已经成为工人们业余文化生活的基地。(记者 黄海京 李家宇 通讯员 方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