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每年到社区医院去检查一次身体已经成为很多老年人的习惯,天津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惠及百姓实际需求,一直是市民叫好的卫生服务项目。昨天记者从市卫生局了解到,《2011年天津市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内容和执行标准》已确定,今年天津市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仍为18项,不过具体服务项目有了相应调整,老年人健康管理的范围继续扩大到60岁以上人群,每年进行一次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和心电图检测在内的免费健康查体,同时扩大了脑卒中患者健康管理和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的受益人群范围,增加体检项目等管理服务内容。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包括18项
今年天津市面向城乡居民提供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仍确定为18个大项,分别是居民健康档案、老年人健康管理、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脑卒中患者健康管理、重性精神疾病社区管理、残疾人社区康复、卫生信息电子化管理、妇女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儿童保健、卫生知识普及、重点人群健康教育、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传染病防治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预防接种、结核病防治、艾滋病和地方病防治、卫生监督协管。
天津市自2007年起率先在城市地区启动实施由政府出资、基层医疗机构提供、居民免费享有的18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2008年将服务项目覆盖范围扩展到农村地区,实现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城乡全覆盖。
项目实施四年来,天津市已基本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供给体系和管理制度,形成了良好的服务运行机制。今年天津市将提高全市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金列入“20项民心工程”实施内容,2011年天津市的基本公共卫生经费补助标准,由2010年的人均20元提高到人均30元,超过了全国人均25元的补助水平。
全市过半居民将建健康档案
记者从卫生局了解到,今年天津市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与往年相比有所调整和扩展,项目设置在全面落实国家项目任务基础上,继续保持天津本地增补项目特色和优势,提供了更多、更好的高水平卫生服务项目,满足更多群众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今年天津市增加的服务项目和内容主要包括,为全市超过50%的城乡居民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全面、系统、连续地记录每个居民的健康信息;将老年人健康管理的范围继续扩大到60岁以上人群,超出国家规定的65岁人群5个年龄段,每年为老年居民提供一次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和心电图检测在内的健康查体服务;扩大了脑卒中患者健康管理和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的受益人群范围,增加体检项目等管理服务内容;新增了卫生监督协管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项目,保障城乡社区内食品卫生、职业卫生、饮用水卫生、学校卫生安全,维护正常诊疗秩序,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服务能力。在农村地区,天津市结合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还进一步明确了村卫生室具体承担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内容,将服务下沉到农村基层社区,更加贴近农村居民,更好地服务于大众。(记者 李佳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