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凭借区位、楼盘品质判定市场价格,一般来说距城市中心的距离越远,其价格就相对越低,这是许多城市房地产市场的通例。天津当然也不例外。然而,自“地铁”概念呼啸而来,“以地段论价格”不再金科玉律,“地铁房”极大地稀释了传统区位的固有概念,楼市格局也开始嬗变。作为城市建设者的开发商,不应仅着眼于住宅项目,而应最优化地利用轨道交通资源,打造丰富的商业配套,激活城市副中心的功能,促进天津从单一城市中心向多中心格局发展。
轨道交通让区域发展腾飞
根据天津的地铁建设方案,未来地铁线路将让天津切实进入地铁时代。围绕“地铁物业”,各大房企均作为首选的拿地目标,产品形式不断升级,万科、保利、富力等房企均“潜心研究深耕于此”。相信过不了多久,地铁一号线将不再孤单,随着地铁二号线、三号线、九号线即将通车,地下路网初见规模,地铁经济呼啸而来,地铁会给天津带来极大的商业经济效应。
“商业+地铁”模式借势繁荣放眼长期
据记者了解,目前伴随多条地铁的贯通,新城商业配套也在兴起。如小白楼朗香街、营口道商圈、南站中央商务区、天津站枢纽型商务商业聚集区、六纬路经济发展带等。据数据显示,地铁对土地价值及附近房地产价值增长功不可没,地铁周边物业越来越受投资者关注。业内专家提出,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新城发展在国外称之为TOD模式。新型商业地产项目结合轨道交通的便利,可以激活一个区域板块,形成新的城市副中心,从而促进单一城市中心向多个中心的发展过渡。
新型商业综合体井喷激活城市副中心
据悉,目前已经有不少开发商涉足傍轨道交通打造区域商业中心,如水游城项目,将超市、大型专卖店、餐饮、娱乐等休闲功能集于一体,让人们享受愉悦的购物环境,为西站副中心增添了新空气。再如天津大悦城项目,无缝对接地铁1、2、4号线的地铁上盖,占据了东马路、南京路、和平路三大传统商圈交汇的核心位置,是涵盖众多业态的“城市综合体”。该项目填补了区域商业配套空白,成为一个区域新地标。
之所以新型商业综合体市场供需两旺,与城市建设的发展进程密不可分。综合体项目因受市场的认可,这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开发商的热情。伴随轨道交通的不断完善,商业综合体如雨后春笋般大量建设,成为城市多核中心发展的一个良好催化剂。记者李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