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有着740多年历史的南锣鼓巷,把风貌保护、民生改善与创意产业有机结合,最终形成“南锣鼓巷模式”。如今,这一模式已在距此不远的五道营胡同、方家胡同46号等地区成功复制和升级
“在别处”、“心是孤独的猎手”、“靠点谱”、“本土意识”……张扬着店主心境与创意的一家家店铺,就这样出现在长约760米的南锣鼓巷两侧。在这个有着740多年历史的古老街巷里,充盈着80后、90后年轻人觉得好玩的创意,具体兜售什么似乎并不重要。
众多艺术设计、特色工艺品门店的涌现与发展则主要得益于政府的扶持与引导。南锣鼓巷商户数量已经由2006年的40家左右攀升到160家,如果将周边延伸胡同也包括在内,总数共计290家,5年里增长了6倍。如今,在五道营胡同,后街美术馆设计园,也兴起大量“创意街坊”,它们已成为东城区文化创意集聚发展特有的“符号”。
来“南锣”开店是种光荣
2005年到任交道口街道办事处副主任的禹拥军,见证了南锣鼓巷由冷清到热闹再到温和发展的全过程。他介绍说,2005年南锣鼓巷旅游观光的国内外宾客还不到6万人次,但在2010年,这一数字已突破300万人次。2005年以前,巷子里以酒吧居多,2006年政府介入管理后,业态开始改变,现在店铺数最多的是特色创意类工艺品、服饰店。
“他们需要通过不断提升创意,去应对租金带来的压力。”在禹拥军看来,市场“无形的手”让入驻的商户越来越意识到创意的重要性。不过,在这里开店的并不都为了赚钱。经营手工陶器生意的乐天陶社是这里的老商户,小店老板政祎曾经对禹拥军讲,能进入“南锣”开店,就是一种光荣。
交道口街道在改扩建方面没少花气力。“通过改造有了空置地方,而且居住条件得到改善的居民也有了积极性。”禹拥军认为,这两点构成南锣鼓巷由最初散点经营发展成为知名特色商业街的客观、主观条件。此外,交道口办事处还实施政府商业业态优化补偿政策,鼓励符合街区定位的旅游休闲、文化旅游、艺术品交易等创意店铺入驻。
对南锣鼓巷里所有四合院进行“身份证”挂牌工作,也将在今年底前完成。“身份证”将详细记录所在院落的历史以及曾经发生的故事。“我们还打算从居民中聘请胡同讲解员,让本地居民向到这里的游客讲解本地文化。”禹拥军认为,胡同文化是整个街巷的灵魂,留住了魂才有持续发展的可能。
“创意街坊”连片成“城”
同样拥有数百年历史,同样发展文化创意店铺,开发较晚的五道营胡同,距离南锣鼓巷只有1公里多的路程,如今已被视为南锣鼓巷的“升级版”。
“外国人钟情老北京胡同风情,是五道营在短短三四年聚起商机的主要原因。”安定门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易卫平介绍说,如今52家特色小店中,一半左右为外国人或“海归”创办。“商铺店主有两大特点,老外或有留学背景的多;80后的年轻人不少。”易卫平认为,寸土寸金的地段决定了商户必须通过特色经营才能立足,此两类人群在创意方面更具优势。
“南锣鼓巷比我们起步早,不少商户也是从那边迁移过来的,但我们也有自己的优势。”易卫平所说的“优势”,即东城区政府提出的打造“国子监文化产业生态区”的规划。依据规划,将逐步实现五道营胡同与国子监街、方家胡同的联动发展,并最终发展成为本市一条特色的新兴商业街。
“这种以点带面的改造模式是保护风貌,改善民生与发展产业的有机结合,也是旧城可持续发展的积极探索,连成片以后的‘创意街坊’就成‘文创城’了。”东城区副区长朴学东认为,从某种程度讲,每一处“创意街坊”的创建,也是对原有胡同院落肌理的恢复与完善。
“腾笼换鸟”赢得发展空间
要发展文创产业,却苦于没有现存空间。东城区政府通过产权置换、租赁等多种方式“腾笼换鸟”,破解难题。既为老胡同注入文化创意元素,在保护胡同风貌的同时,也为地区经济发展找到了文化创意产业的新动力。
在南锣鼓巷,目前已经完成5处院落置换。“本着稳妥原则,我们积极与居民沟通协商,在完全自愿基础上实行产权的置换。”据禹拥军介绍,置换出来的院落将用来引进有实力和影响力的商户。“无论占地面积还是经营规模都会实现质的飞跃。”
在继续支持南锣鼓巷西侧胡同市政改造同时,东城区还将投入2500万元作为补贴,引导南锣鼓巷的业态向两侧胡同50米延伸。此外,还要打通周边原有的断头路,将胡同拓宽到5至7米,未来可直接连接到鼓楼东大街。
“东城区在《2011至2030年总体发展战略规划》中,把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两大优势产业之一,今后在继续设立5000万元区级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同时,还将以一流标准,进一步健全经济监测、产业促进和行政服务三大体系。”朴学东说。
经初步统计,2011年一季度东城区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35.2亿元,同比增长28.8%,占东城区增加值的12.4%。文化创意产业增速位居六大重点产业第一,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位居第二,已经成为最具增长潜力的产业。(记者 陈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