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农超对接”是减少蔬菜中间流通环节,解决菜价高居不下的主要手段。日前,记者从滨海新区获悉,在新区150家农业合作社中,“农超对接”成功的仅有四五家大型超市,对接率不足2%。针对小型超市“对接”难的问题,记者进行了调查。
目前,开发区除永旺、人人乐、乐购超市外,大部分都是社区超市,而这些超市采用的仍是从蔬菜批发市场采购的传统模式。据贻欣园小区超市经理李女士介绍,小区的居民每天都会来买菜,只要新鲜、菜品全,即使略贵一点,居民也可以接受,“毕竟他们不可能为了这几毛钱天天跑永旺。”李女士称,“农超对接”实现起来难,主要是小区超市采购数量有限,一年算下来,对接后获得的利润同批发市场购菜也差不多。在这样的利益链条上,大多数中小超市选择了保守,在他们看来,“农超对接”是个费力不讨好的活儿。
此外,农业合作社提供的菜品种类和菜量太少也是制约“农超对接”的因素。据记者了解,滨海新区蔬菜每天需求量约1100吨。其中只有20%来自武清、西青、宝坻、静海、宁河等区县,其余均为外埠蔬菜,而这些一次性运来的几十吨蔬菜,大部分只供给大型超市。社区超市由于运输成本太高,商家不愿为了几十斤的蔬菜,去和外省市的菜农进行对接。面对社区超市蔬菜进货量少的局限性,很多外地菜农也不愿意直接送货上门,山东寿光菜农刘先生称,“给大超市一送就是上百吨的蔬菜,为了几十斤菜,我们还得专门开车跑一趟,赚的钱都不够油费。”所以大部分小型社区超市距离实现“农超对接”还有很大差距。
记者在采访中得知,新区下一阶段“农超对接”工作中,重点对象是津工超市等社区中小型超市。政府相关部门正在研究针对社区超市“农超对接”的补贴政策,鼓励便民超市改变农产品的原有采购模式,实现“农超对接”。(记者 袁晓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