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昨天,京沪高铁动车组站站之间的详细票价表公布,从天津到上海最低票价为370元。而随着高铁票价的公布,与京沪高铁重叠的以天津-上海为代表的华东方向航线票价已经出现走低趋势。民航业内人士认为,京沪高铁势必会抢夺航空客流,并很可能由此导致民航运价的变化。不过,真正的“空对地”价格战还未打响。天津市各大航空公司目前普遍呈观望态势。
昨天,京沪高铁动车组站站之间的详细票价表公布。记者在《京沪高速铁路动车组列车试行运价票价表》上看到,每一趟列车都有三种价格,分别是二等座、一等座和商务座/观光座/一等包座。
津沪间最高1605元最低370元
京沪高铁天津与上海虹桥站之间时速250公里列车二等座票价为370元,一等座票价为590元,商务座(包括观光座、一等包座)票价为1110元;时速300公里列车二等座票价为510元,一等座票价为855元,商务座(包括观光座、一等包座)票价为1605元。
由于京沪高铁将开行时速300公里的“G”字头动车组和时速250公里的“D”字头动车组,票价也相应有两组。记者发现,以往不设商务座的“D”字头动车组也设了商务座。“由于部分时速300公里级以上的新型动车有时将承担250公里级的旅客发送任务,所以‘D’字头动车组也设置了商务座票价。”
西站南站与各区段票价差不多
铁路部门表示,由于天津西站并非京沪高铁正式线路上的车站,因此,《京沪高速铁路动车组列车试行运价票价表》中并未公布京沪高铁上天津西站与其他车站间的具体票价。不过,京沪高铁开通后,西站仍为京沪高铁五大始发站之一,在该线路上开行。因此,铁路人士认为,天津西站与南站同属天津地区,且距离很近,因此这两个车站与京沪高铁线路上各区段间票价应该相差不多。
京沪高铁
现有动车
在目前既有京沪线上,天津至上海有沈阳北始发经天津的过路动车组列车D195次,从天津至上海用时9小时57分,其中,二等座票价为301元,一等座票价为376元。还有D341次为天津始发车,其二等座票价为301元,历时9小时12分。通过对比天津与上海之间动车组的最低票价发现,高铁票要稍贵一些,天津市民乘坐京沪高铁时速250公里的列车二等座去上海,比现有动车二等座要贵69元,不过在速度上至少要节约2个小时。
京沪高铁京津段
京津城际动车组
京沪高铁开通,天津人去北京将多一种选择:花上40块钱就可体验京沪高铁,因为天津到北京时速300公里动车组,其二等座票价55元,耗时32分钟,比京津城际的二等座便宜3元,慢5分钟;而时速250公里动车组,二等座票价仅为40元。据分析,票价略低的部分原因是京沪高铁速度低于京津城际,目前京津城际列车运营时速为350公里。
京沪高铁去北京都是在西站和南站乘车,而京津城际去往北京方向在市区只从天津站发车。这样,离天津站较远而靠近西站、南站的市民,坐高铁去北京将有一种新的选择。当然,天津站的京津城际列车是公交化运营,其发车密度是西站和南站比不了的,大多数人还是会首选天津站。
“空对地”价格战?航空公司还在看
业内人士表示,高铁对航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运价上。预计进入7月份,天津-上海、天津-南京等华东方向航线票价或将有所波动。
最近一个月,北京到上海的机票已出现走低倾向。从6月初开始,京沪航线已经开始出现400元的低价机票,相当于3.5折。而民航资源网统计的未来一个月京沪航线最低票价信息显示,从6月14日开始的一个月之内,京沪航线每日最低票价已经达到450元左右,相当于4折。
相对而言,由天津飞往上海的航线,票价也较去年同期呈现走低趋势。记者发现,近期津沪航线最低票价在410元左右,相当于4折。业内人士介绍,每年进入6月之后,学生客源、旅游客源充足,华东方向航线也顺势进入市场旺季,津沪航线票价基本不会低于5折。今年市场最低出现4折的机票,说明市场已经出现微妙变化。
目前,津沪航线中,东航、上航两家航空公司的航班数量最多,其次是国航、海航等航空公司。“津沪航线票价尚无大幅波动,津沪航线运力也正常投入,待京沪高铁正式开通后,经过市场检验,再考虑是否需要对现有航班价格、运力等进行调整。”东航天津营业部负责人向记者表示。相比之下,与京沪高铁重叠的天津-南京、天津-无锡等华东方向部分航线票价目前没有大幅波动。
高铁沿线旅客分流难免
此前接受记者采访的东航人士认为,京沪线上高铁和航空相互具有不可替代性,京沪高铁开通初期,预计航空旅客将减少20%到30%,但半年后旅客量将恢复到常态,航空出行在时间和服务方面仍然具有优势。
经常往返津沪两地的王先生对于京沪高铁非常期待。“我经常往返津沪两地,如果遇上流量控制,高铁就非常有吸引力。”王先生说道。而民航华北局有关人士此前也向记者表示,京沪高铁开通后,预计沿线将有约50%的民航旅客会转向高铁。
应对高铁民航“治堵”
津沪航线是天津民航市场的黄金干线。不过,让各家航空公司最头疼的是,以津沪航线为首的华东方向航线也成为近年来航班延误的重灾区。“我最崩溃的事情就是,舱门关闭之后,机上广播通知,航班暂时不能起飞。”旅客李女士向记者抱怨。
“在2010年下半年,由天津飞往华东方向的航班,每天下午1点以后,航班延误几乎就是家常便饭,只不过延误程度不同,短则半个小时左右,长则1-2小时。”东航有关人士向记者证实。航空公司的数据可以佐证这一说法。春秋航空2010年在天津机场延误超过1个小时的航班占据全部航班量的40%。
中国民航大学专家李晓津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航程1000公里、飞行时间在1个半小时左右的中短途航线最易受到高铁冲击。在这些中短途航线,乘坐飞机的时间优势与高铁相比并不突出。
为了应对航班延误,早在2010年8月,天津机场就专门成立了航线资源办公室,安排专业人员专攻航班延误难题,并重点针对天津飞往华东方向航线进行航路优化。天津机场有关人士坦言,“治堵”除了摆脱天津机场高延误率的尴尬现状,从长远来看,是应对高铁冲击的必然选择。好在“治堵”已经初见成效。截至2011年1月份,天津机场的航班正常率提升至81.98%,较之2010年8月份的52.76%,增幅达29.22个百分点。天津机场有关人士表示,在华东方向航路优化之后,天津飞往上海的飞行时间有望再缩短5-10分钟。(记者 张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