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8岁的赵晴安静地坐在炕沿上,悬着两条细细的腿,她的脸色黑紫、嘴唇发青,厚重的眼袋在她明亮的眼睛下笼罩出一片黑色,整个手掌从指甲到手背,全部青紫,仿佛被重物碾压过一样,幼小的她承受着疾病的折磨,无法像同龄人一样快乐地生活。
童年和病魔做伴 至今仍无法上学
“妈妈,这个字怎么念啊?”“妈妈,什么叫唐诗啊?”只要看到妈妈闲下来,小赵晴就缠着妈妈教她认字、学数数,那些同龄人在学习的知识她也渴望了解,但她的老师却只有妈妈。一个8岁的小女孩,却没有健康的犹如苹果般的气色,虽然是健全人却无法如常人一样跑跑跳跳,明明到了适学年龄却只能在家中枯坐……赵晴的童年和病魔做伴,与寂寞为伍,她很少说话,见了陌生人也只是呆呆地注视。
赵晴出生于静海县台头镇一个普通家庭,从1周岁时起,就因感冒、发烧、抵抗力低下三天两头往医院跑,被确诊为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医生说孩子的心室不全。”父亲赵宝秋一脸愁容地说,“从五六岁开始,发现孩子的指甲变紫了,后来整个手指都紫了,直到近两年连手腕也发紫了。”现在,赵晴每天都只能在床上坐着,看着弟弟跑来跑去,而她到院子里走一走就会喘大气。
更让父母焦心的是,赵晴饭量并不小,但体重却持续下降,现在体重仅有50斤。“她没有运动消耗,但怎么吃都不长肉,肯定和她的病有关系,这可怎么办啊!”
年收入2万养六口 手术费难住全家
“闺女,打针疼吗?”揉着女儿的小屁股,妈妈心疼地问。“妈,我不疼。”每一次打针赵晴都说不疼,赵晴进出医院的次数已经数不清了,吃药、打针、输液已经成了家常便饭。
多年来,一家人并没有放弃为孩子求医问药,天津、北京的各大医院几乎跑了个遍,但是年收入不到2万的现状却让他们的求医之路障碍重重。孩子的爷爷患有哮喘,需要长年吃药,妈妈因为脊椎侧弯变形丧失了劳动能力,一家六口只有靠赵宝秋一人外出打工赚钱养家,维持温饱和爷爷的药费尚有困难,更别说孩子高昂的治疗费了。
前不久,赵晴总是闹肚子疼,看着孩子总是一动就喘大气,赵宝秋又带着女儿去了医院,医生表示,要缓解孩子现在的症状必须要做肺动脉扩张手术,越快越好。“听说孩子年纪越小做手术效果越好,看着这病越来越重,我真怕保不住这孩子。”目前,手术费成了赵家的当务之急,“但凡有一点办法,我也不想求助社会,可我不能看着女儿这样,我真的没办法了。”看着一贫如洗的家,年轻的父亲低下了头。(记者 任桐 实习生 郭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