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场前,王利勇父子俩在台下对词
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卖西瓜了,吃呗!斗大的西瓜碗大的块儿,好像一个小船缺少一个桅杆儿,这红瓤儿多,白瓤儿厚,搁在嘴里不用嚼,你就咂着嘴儿甜啊。卖豆杆儿糖、上年纪吃了我这糖,你喜气洋洋;小孩儿吃了我的糖,搁在嘴里越嚼越香;跑江湖的吃了我这糖,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前天晚上,世界级、国家级、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艺术家们在天津大学上演了一场精彩的演出。其中,津味吆喝爱好者王利勇、王宝家父子俩长达10分钟的津味吆喝吸引了在场所有观众。那洪亮的嗓音、浓浓的津味,仿佛一下子把人们拽到了上世纪中叶。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这旋律优美的津味吆喝在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遇到了一些坎坷。如何能让这个性十足的吆喝声继续回响在人们的耳边,目前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者们纠结的问题。
“吆喝王”说吆喝
这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宝贝
57岁的王利勇是个盲人,圈里人都叫他“吆喝王”。五六年前患上青光眼。别看他个子不高、面容沧桑,长长的胡子已有些许花白,但不论是坐、是站,还是在台上表演,他都非常自信。谈到吆喝,王利勇一段一段地道出脑子里的吆喝片段,说得很有味道:“我脑袋里有300多段,有天津的、北京的、四川的、山东的、山西的,有卖窗花的、卖茶汤的、卖油灯碗的。这可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宝贝了,再不传承就该失传了。”
为听吆喝跟人走好几条街
王利勇家住和平区南市一带,也就是原来的“三不管”地区。作为中国最早对外通商的口岸,当时的天津汇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生意人和种类繁多的各色商品。18世纪末到19世纪前50年,天津商业最繁华的时期,老南市是老天津卫民间艺人和商业的聚集区。王利勇回忆,从他小时候开始,就痴迷各种吆喝,常常为了听一段吆喝跟在人家屁股后面走上好几条街。
会300多段 有机会就表演
随着买卖人纷纷进了商场,市面上的吆喝声越来越少了,但这些年来,王利勇坚持每天一大早,把大段大段的吆喝重新熟悉一番。在第一制革厂上班时,王利勇就做文艺宣传工作,给职工们唱京戏、大鼓。退休之后,他把这吆喝的手艺又重新拾了起来,只要有机会,他就到处表演,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喜欢它。直到有一天,别人告诉他:“这是文化遗产项目,可以申请保护。”王利勇便开始系统地总结300多段吆喝,并收集各种道具,像和面的瓦盆、烙饼的笼子、点痦子的工具等,到现在,他已经有好几百件道具,还经常拿出来增加演出效果。
专家
申请“非遗”遇阻
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杨主任介绍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们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内容,比如说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工艺、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在“非遗”的范围中,与津味儿吆喝能沾上边的就是“口头传统”,归于作为文化传统的语言艺术。但与相声、大鼓等语言类“非遗”项目比起来,“吆喝”并不是一直以文艺表演的形式传承下来的。它一开始是百姓经济活动中的一种衍生品,而如今的交易活动并没有把吆喝继承下来。没有了依附的主体,也就是载体,吆喝只能以表演的形式出现。所以,以目前的标准来看,吆喝的“非遗”还申请不下来。
随着时代的进步,吆喝越来越淡出现代人的生活,只有在零星的曲艺作品以及古文化街一两个刻意留存的老行当里偶尔能听到只言片语。目前,还能说上几段津味儿吆喝的人并不多,专门学这一行的人更寥寥无几,如果没有相应的途径使它流传下来,或许以后人们就听不到那风趣、亲切的吆喝声了。(记者 王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