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春暖花开的时节,北塘的码头迎来了今年首批出海的游客。搭乘游船吹一吹海风,听船老大讲北塘的历史和风俗,吃一顿刚刚打上来的鱼虾大餐……“出海当渔民”这个滨海旅游的传统项目,仍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客人“到此一游”。
渔民生活成卖点
早上9点多,几辆轿车驶进了位于北塘的红星海上游码头,码头上有七八名游客向轿车张望。“这几个人要是坐船的话,马上就能出发,差不多能赶上11点的潮。”船长对码头上的游客说,“赶上潮,捕到的海鲜就会比往常多。”一旁的伙计解释说。能容纳20人的游船一转眼就坐满了,船长也发动马达掉转船头驶离码头,船上的人开始兴奋起来,戴上墨镜按住帽子,仿佛已经准备就绪,就等着体验“渔民生活”了。
“真正的渔民生活可没这么轻松。”码头上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海上的风超过6级,就不会安排游客出海。“在风浪中乘船,不适应的人会吐得一塌糊涂。打鱼的过程也很辛苦,而且是靠天吃饭。游客出海图的是乐呵,渔民出海可是为了生存。”为了保护游客的安全,打鱼的过程不允许游客参与。打上一网海鲜之后,无论多少,都会在船上现场烹调,就着玉米饼大馒头,每位游客都能尝尝鲜。不同的季节,打上的海鲜也略有不同,这是海上游项目中,最令游客津津乐道的环节。“出一趟海大约两个多小时,除了打鱼,船老大还会给游客讲解北塘历史传统风俗,有问有答挺热闹。”发展了多年的海上游,如今保留下来的项目都是迎合游客娱乐的需要,使得原本枯燥的“渔民生活”也成了卖点,而且备受欢迎。
在船上,一对来自北京的小情侣十分兴奋。“我们是在网上知道滨海新区有这个旅游项目的,觉得过一天‘渔民生活’蛮有意思,就从北京坐第一班高铁来到了塘沽。在船上吹海风,吃渔民做的地道家熬鱼,味道真的是不一样,鱼肉是甜的,鲜得不得了。”小情侣兴奋地互相拍照,得知船即将返航时,还失望地惊呼,请求船长再往前开一段。“如果说有遗憾的话,那就是时间有些短了,我们真的还没在海上待够呢,要是能在晚上坐船,也是不错的体验。”
亲海玩乐受追捧
将近中午时分,9点多出海的渔船陆续返航,下午想要出海的游客也纷纷到达,这个时候的码头比上午热闹了很多。不少等待上船的游客向刚刚下船的游客打听船上的经历,交谈间人人喜笑颜开,显然这次出海让大家心情非常愉快。一家来自北京的游客从船上下来后告诉记者,这次主要是趁着清明节放假带着老人和孩子出来玩玩。平时没有时间陪老人,借着放假的时机带老人来看看海,也让孩子多一些接触自然的机会。孩子第一次出海,在船上非常兴奋,来这趟也挺高兴的。之前去秦皇岛也参加过这种海上游的活动,感觉这边的船和设施都还不错,只是海的情况差了一些,有一些小滩涂的感觉,不像秦皇岛那边的海水。
下午将近4点左右,返程的船也都渐渐靠近码头不出海了,停车场的车也所剩无几,几名来自内蒙古的游客走进了码头,闲谈中他们告诉记者,之前一直没有出过海,前一阵听来过的朋友说起出海打鱼的事,觉得十分有意思。这次在网上看到红星海上游的消息,就想趁着这个机会体验一下渔民的生活。说着,几个人走上码头,看了看下面的海水说:“朋友跟我们炫耀说,坐在船上,吹着海风,船轻摇着,有一种说不出的轻松,船主给你打上来新鲜的鱼,用正宗的渔民方式熬鱼,只想一想就觉得美极了。”虽然时间不凑巧,但几位内蒙古来的朋友仍旧饶有兴趣地逛了逛码头,看了看渔船,表示转天有空的话,会早点来,体验一次“渔民生活”。
海上游日渐成熟
“早在清明假期一周前,公司42条船就被预订出4成。”北塘红星海上娱乐公司(后简称红星公司)业务部负责人张女士告诉记者,最大的“红星38号”船可以同时接待游客70~80人,是每年黄金周最热门的一条,最小的船也可以容纳10余人。每年3月份,天气渐渐暖和,海上游也进入了运营期。从4月中旬开始,每到周末游客就开始慢慢增加,直到“五一”黄金周达到高峰。根据往年的情况,“五一”假期里,游客会达到5千人次,日均100船次以上的接待量。近期,由于气温忽高忽低,影响了游客出游的兴致,客流量较往年偏低,但周末时,也能达到日接待10余船次。
“游客中大部分是年轻人,有朋友结伴而来的,也有带着孩子和老人来的。在这里他们摆脱了城市的喧嚣,无拘无束地亲近自然,享受海上生活,这也是都市人最热衷的一种休闲方式。”工作人员介绍说,由于前来的游客数量不固定,所以登船游玩的方式十分灵活。“为了不增加游客的负担,我们一般都不推荐三五小聚的朋友单独租船出海,虽然我们只会向这些游客收取相关的最低费用,但每个人的费用仍然会增加很多。结伴游玩的游客可以等待其他散客一起组团出海游,品尝鲜鱼的同时还能交到一些新朋友。当然,我们也是乐意为游客提供自主租船游,让家庭或者旅行团在自己熟悉的氛围里享受无拘无束的出海打鱼乐趣。”
王志起是红星公司的总经理,说起召集渔民搞旅游的初衷,他笑称是“摸着石头过河”。上世纪90年代,国家号召海洋捕捞渔民转产转业,也刚好赶上旅游业逐渐繁荣,将散落在渔民手中的渔船组织起来搞旅游,王志起试探性地迈出了第一步。当时政策上鼓励渔民转产转业,但渔民又不可能完全脱离海洋另谋生路,组建旅游公司可以让渔船动起来,不过问题也随之而来。“渔船不允许载客,而客船又不允许捕捞,发展旅游又需要将这两项服务结合起来。所以我们引进游艇提高观光旅游的档次,完善渔船的安全装备,为游客提供全面的保护。”十几年下来,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在王志起看来,海上游的发展前景还很大,由此衍生出的“休闲渔业”也将是未来北塘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六旬船老大
导游当了12年
在船上住了40多年的王玉海是不折不扣的渔民,也是个资深的导游。年过六旬的王玉海驾驶自家的游船,介绍起北塘历史、沿途景点有滋有味。“每人85元,免费品尝琵琶虾、墨斗鱼、炒虾酱。在软泥里长大的海鲜,只有在咱渤海湾才能吃得到。出海这一路也不寂寞,沿途看航母、看灯塔和进出港的大船,吹吹海风也能强身健体。”
今年60岁的王玉海跟海打了大半辈子的交道,对大海的感情很深。过去几十年里,一直出海打鱼过着单调的生活,自从1998年红星公司成立,他的生活变得丰富起来。“带着游客出海,打一网鱼。一路上聊天说笑,热热闹闹挺快乐的。休渔期不能打鱼,我们就在船上备好海鲜,用北塘的传统家常烹调手法,做出一桌地道的‘海味’。休渔期一过,出海打一网,连吃带捎收获真不少。”
清明假期里,王玉海没有出海。“现在客人比较少,每天才出十几条船,除非有熟客指定非要我接待,否则都是由公司安排,轮流出去。”干旅游12年了,王玉海也有不少老顾客,内蒙古、山东、北京、河北……常常是当年玩得好,就跟他定好转年带亲友再来找他,来之前一周打电话联系好,王玉海就提前布置好船舱,等着迎接老朋友们。做了大半辈子的渔民,王玉海很少离开自己这条船,也从来没有到其他城市旅游过,他坦言也很想走出去看看,或许等到他开不了船但还走得了路的时候,会到那些他知道名字的城市,也体验一下旅游的乐趣。(记者 张锟)
|
项目概况 |
项目规划 |
设计理念 |
发展环境 |
政策解读 |
精彩聚焦 |
|
升天智城 以人为本 腾飞中的滨海高新区软件园
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是滨海高新区的主导产业之一。凭借独特的区域优势,着力打造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核心区。现已拥有“国家软件出口基地”、“国家服务外包基地城市示范区”等多个国家级品牌,在全国服务外包最佳园区的排名中名列第七位。[详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