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照片由市民政局殡葬事业管理处提供
塘沽港口,138位家属手捧45位亲人的骨灰,和花瓣一起撒入海中。昨日,天津市启动2011年春季首次骨灰撒海活动,预计今春将举办10次。据了解,目前,本市共有1450名家属报名参加骨灰撒海活动,如果天气情况许可,下次骨灰撒海活动将于3月26日举行。本市自1990年开始举办骨灰撒海活动至今,共举办骨灰撒海活动138期,8000多具骨灰撒入大海,相当于节省近8000平方米墓葬用地。
现场
鲜花伴亲人魂归大海
昨日上午6点20分,138位家属在河东区卫国道附近某殡葬用品厂集合,6点30分,骨灰告别仪式。7点,市殡仪服务总站的工作人员和家属们一起,乘车赶往塘沽新港游船码头,为亲人送行。上午8点,乘船从新港码头出发,市殡仪服务总站工作人员为家属递上鲜花花瓣和白花。游轮甲板上,138位家属手捧45位亲人的骨灰,和花瓣一起撒入海中。9点30分,骨灰撒海活动结束。“这是今年首次启动骨灰撒海活动。”市殡仪服务总站负责人介绍。
家属
骨灰撒海是父亲遗嘱
父亲去世1年多了,市民张女士全家人按照父亲的遗嘱,将骨灰撒入大海。“父亲是国企的一名老干部,去世前立下遗嘱,将骨灰撒入大海,节约了国家的土地。”张女士说,去年父亲刚去世时,全家人还沉浸在悲痛中,把骨灰放在了市第一殡仪馆暂时存放。今春,全家人决定遵照父亲的遗愿,将老人的骨灰撒海。参加完今天的骨灰撒海活动,张女士连赞:“告别仪式、鲜花,每个细节都很周到。”
张女士觉得,骨灰撒海不仅节约了国家土地,不浪费资源,与购买墓地安葬相比也更经济,“一具骨灰200元,每位随行家属280元,价格也很划算,现在哪块墓地不得万八千的?”
释疑
骨灰撒海不污染水质
人体焚烧后产生的骨灰是否会引起水质污染?市殡仪服务总站负责人介绍,人体焚烧的温度是800摄氏度到1200摄氏度,有害病菌无法存活,火化产生的骨灰,属无机物碳酸钙,并非有毒有害物质,不会引起水质污染。不但如此,参加撒海的骨灰,均经过市卫生检疫部门不定期的卫生检验检疫。据介绍,为最大程度降低对海洋环境的影响,在海事部门支持下,本市海葬活动骨灰撒海地址选在渤海42号浮标附近的海域,这里距离岸边约5海里,水动力足,能把骨灰全部冲入大海,不会引起回流。
提醒
报名预约仍在进行中
据介绍,今年春季“骨灰撒海”活动报名预约是从2011年3月中旬至4月下旬止,如天气情况允许,将于每周六、日上午举行“骨灰撒海”活动,每天1批次,计划共举行10批次,每批次出海承载约140人次。下次骨灰撒海活动预计于3月26日举行。
预约报名电话:27716792(8:00—16:00)(记者 于春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