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昨日,天津大学新校区规划方案宣讲会在大学生活动中心一层报告厅举行,3个备选方案揭开了美丽的面纱。据悉,截至12月12日,天大将多渠道征求和吸纳意见,为形成最终的新校区规划方案做准备。据悉,吴良镛院士、彭一刚院士等11位评审委员结合方案规划内容、创意、布局、可延续性等因素进行了分析论证和综合评审,从五个设计方案中评选出前三名作为备选方案。天津大学新校区建成后,将在校园文化上与老校区一脉相承,同时实现新校区新发展、老校区换新颜;新校区与现有的七里台校区、滨海工业研究院形成一体两翼的格局。
方案1
清水碧园
优势 既有北洋园也有青年湖
进入新校区大门,一条东西向的中轴带上,分布着公共教室、基础实验室及图书馆、活动中心等公共设施,在环形绿带两侧分列着各大学院群,学生宿舍错落地镶嵌其间,与教室、学院群及各项公共设施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而在这个规划设计图中,既有北洋园也有青年湖。
进入校门,高耸的绿林环绕圆形草坪,结合行政大楼、校史馆及档案馆,形成大气的校园入口门户空间——北洋园;校史馆的穿堂,是连接着校园中轴的首段——铭德大道,行人漫步其间;穿过铭德大道,行人来到与天大绿链公园相交的集贤广场;竖立于广场端头的高塔,以悠扬悦耳的钟声准确报时;通过钟塔下方进入求实大道,大道两侧设置了公共教室建筑群,道旁的连续回廊及间歇设置的院落,为学子开创了随时坐下休息及交流的机会;象征知识宝库的图书馆地标性地竖立在大道的端头,铆定校园的中心;大气恢宏的建筑主体与两侧的回廊围绕出前、后两片林荫庭院——求知院;通过求知院进入亲民广场,看到学生活动中心与北洋音乐厅;对面则是勾起旧校园记忆的青年湖……真是一幅清水碧园!
方案2
“小镇”特色
优势 放眼未来可生长可持续
在这一方案中,六大概念勾勒出一个“可生长”的现代化新型大学。第一个概念是以学生生活和学生活动为中心的新型校园模式,将与学生日常活动联系最为密切的公共建筑置于整个校园的中心位置。学生宿舍区不再被放置在学校的边缘,而是围绕公共建筑布置。除集中设置的体育场外,宿舍区的周边散布着许多足球场、篮球场、网球场、排球场等各种活动场地,便于学生就近使用。第二个概念是多层次的校园空间气质。以图书馆、学生活动中心、学生会堂等公共建筑共同围合成正方形的中心广场。在学生生活区则营造带有“小镇”特色的活力布局。第三个概念是建筑与绿化相融共生的建筑布局,与整个校园的整体构架格局相契合,整个校园的绿化、水体体系呈环状布置。第四个概念是人行优先、车行可及的交通设计理念,主要的机动车流被设置在校园外围,为校内形成连续的步行空间形成了可能性。概念五是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方案将一期、二期和远期统一规划,整体设计,为校园的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概念六则是新老校园的传承,包括校园气质、典型空间元素、建筑材料与建筑性格的传承。
方案3
“绿宝石项链”
优势 活力浪漫融通交流
在这个方案中,八个美丽的“设想”描绘出一个活力而浪漫的新天大。“绿宝石项链”串起的“学习卫城”和一个个“学术村落”“城市中心”,将创造出“融通、交流、个性、绿色”的新北洋。
“学术村落”——一个“活生生的学习实验室 ”,居住和教学相结合,营造出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氛围。
创建校区的“心脏”——营造良好的社区氛围。新校区将拥有特殊的核心区域,大学核心的标志性建筑物,包括中心图书馆、学生活动中心、艺术博物馆及公共教学设施等,将形成一座“学习卫城”。校园最核心的广场“新北洋论坛”,体现自由平等的学术氛围和“实事求是”的天大传统。
“绿宝石项链”——创建自由交流的“公共空间”:以“绿宝石项链”为主体的中心公园绿带、组团间的条形绿带与各种公共活动的整合扩大了人际间的交往。
设置三个“城市节点”作为大学与城市社区互动的场所:东南角的“休闲中心城市节点”、西南角的“体育中心城市节点”和东北角的“创意中心城市节点”,分别与校园“心脏”联系。
创建相互对比和相互补充的建筑风格——类似人类左右脑共存的模式:“线性思维”的左脑模式,通过学校行政广场、学生宿舍及中心图书馆等来体现;“全面思维”的右脑模式,由学术学院、体育中心、创意中心等几何建筑来表现。(记者 刘晓艳 摄影 姜宝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