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市儿童福利院一个月前开始探索“类家庭”抚养模式
■经过报名遴选,两位“妈妈”首先组建“类家庭”
■10名孤残儿童在“类家庭”中慢慢学习,为将来融入社会做准备
■“类家庭”中的孩子学会相互扶持,他们中有的腿部有残疾,有的眼睛看不到东西
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我来自偶然,像一颗尘土,有谁看出我的脆弱……”6月26日,在保定市儿童福利院“类家庭”宿舍楼,“妈妈”张亚娟教5个孩子唱《感恩的心》。“爸爸”则拿出零食犒劳孩子们。
这是一个特殊的家——“类家庭”。孩子均来自保定市儿童福利院,他们在这个家庭里享受着健全的父爱和母爱。“妈妈”要通过言传身教让孩子们懂得亲情、学会感恩,为将来回归社会打好基础。
这种全新的抚养孤残儿童的方式,一个月前首次在河北出现。另外一位“妈妈”郭清玲也带着5名孤残儿童,摸索着前进。
“阿姨”变成了“妈妈”
“妈妈,我要喝水。”“妈妈,我要出去玩。”“妈妈,我要上厕所。”……
6月26日,在“类家庭”宿舍楼,孩子们纷纷提出要求。“妈妈”郭清玲按照孩子们提要求的先后顺序,最大限度满足他们的要求。她真希望自己有“分身术”。
刚安顿好其他孩子,又有一个孩子走到她身边,拽着她的胳膊说“阿姨,我要尿泡”。
“叫我什么?再喊我一遍。”刚刚还温柔的郭清玲突然一脸严肃。
孩子可能意识到错了,望着她的脸脆生生叫了声“妈妈”。“乖孩子,我是妈妈。”郭清玲边说边抚摸着孩子可爱的小脸。
在这些孩子心里,从来没有对爸爸妈妈的记忆。这些多数被遗弃的孩子,会开口说话时叫的就是“阿姨”、“叔叔”。“爸爸”、“妈妈”对他们来说,太陌生。
自从搬进“类家庭”那一刻起,郭清玲就教孩子改口叫“爸爸”、“妈妈”。虽然“类家庭”已经开展了一个月时间,孩子们还是会冷不丁冒出一声“阿姨”。不过,孩子叫出口后,马上能自行纠错,再补上一句“妈妈”。
叫“爸爸”、“妈妈”,这是孩子们融进家庭生活的开端。
郭清玲的丈夫李健是个老小孩,特别喜欢和孩子们一起玩耍,每次回到家都会成为孩子们追逐的对象。“孩子们在儿童部过集体生活时,到了晚上便好问今天晚上是哪位阿姨值班,可孩子们入住家庭后,还养成这样一个习惯,到了晚上总爱问‘今天爸爸值班吗’。”
“爸爸不值班,爸爸要和我们永远在一起。”郭清玲说,孩子们听到她的回答后才肯入睡。
“类家庭妈妈”试探着上岗
郭清玲是一名军嫂,进入“类家庭”以前曾是保定市儿童福利院儿童部的护理员。儿童部15名护理员按照排班照顾着80多名孤残孩子的起居生活。站在护理员的工作角度思考,她们从事的是一种工作,上班时间做好工作,下班后就是自己的私人空间生活。
保定儿童福利院寄养办公室王胜利主任说:“做儿童福利事业不同于其他事情,更多时候要投入大量感情,因为每个孩子都强烈渴望被亲情包围。”
“如果您有满满的爱心、足够的时间和耐心,欢迎您到市儿童福利院来,成为这里即将组成的类家庭中一员,给孤残儿童一个‘家’……”今年二月,福利院在探索开办“类家庭”养育模式前期,在当地媒体向社会公开招募12对爱心父母。
“类家庭”要求夫妻双方有养育孩子的经验,而且能长期(一年以上)入住;女方的年龄在三十至五十五岁之间,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类家庭家长与养育儿童之间不存在收养关系;入住“类家庭”楼后可带一个亲生孩子跟随入住。白天“爸爸”可外出工作,“妈妈”则在家中照顾孩子。
张亚娟说,申报“类家庭”前,她下了很大的决心,毕竟这些孩子比起正常的孩子更需要同情和爱,她与丈夫商量,并相约做好面对各种困境的准备。或许要遭到孩子的消极抵抗,要纠正大量的固执的生活习惯,但他们决定试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