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北京每天要产生1.8万吨垃圾,有多少实施了分类处理?昨天(1日),市市政部门给出了答案:全市已有4成垃圾通过不同渠道分类。今年,本市将启动垃圾处理刷卡计量收费并实时统计,今后超量排放垃圾将提高收费费率。
垃圾处理收费将分等
排放多不分类的要多交钱
对最近社会热议的垃圾处理收费改革,市市政市容委负责人给出了方向,即超量排放或不分类排放垃圾将加收高额处理费;垃圾排放量减少的市区财政将予以奖励,对焚烧和生化处理垃圾的将提供财政补助。
按照计划,本市将启动市属垃圾处理双向称重和实时统计,启动垃圾处理刷卡收费系统建设,并核定各区县垃圾产生量和进入市属设施处理量,实施超量加价措施。本市还拟提高垃圾处理及费用标准,鼓励市民和社会单位源头分类、减量。
本市还计划出台对垃圾分类排放的鼓励措施,对分类投放、收运和排放进入垃圾处理设施的,实施低收费或零收费,甚至给予补助,对不分类的垃圾按标准价格或加价收费,通过经济杠杆引导垃圾分类,提高处理效率。
减少垃圾还要从源头抓起。记者了解到,鉴于包装物正在成为垃圾增长量的主力,正在起草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拟明确生产者回收责任,强化产生垃圾者付费概念,以期遏制商品过度包装。据介绍,本市还在研究约束生产者的经济措施。
四成垃圾已分类
今后将重点分出厨余垃圾
“去年本市进入垃圾填埋场和各种处理设施的垃圾共有669万吨,物资回收系统收集居民废弃物400余万吨,回收的垃圾占垃圾总量的近40%。”市市政市容委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统计口径不同,物资回收系统回收的居民废弃物长期没有被纳入统计。实际上,市民家中旧报纸、易拉罐、塑料瓶等可回收的废弃物已经被分出,卖到了废品回收部门,进入循环系统再利用。
“垃圾分类的下一个目标就是把容易腐败产生恶臭、渗沥液等影响环境的餐厨垃圾和厨余垃圾分出来。”市市政市容委固体废弃物管理处副处长邓俊表示,去年本市在600个居民小区开展了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试点,最主要的就是要把厨余垃圾分出来,实行大类粗分。“厨余垃圾分出后,垃圾填埋场的恶臭味来源将大大减少。”邓俊表示,目前一些垃圾填埋场的恶臭味主要源于腐败变质的菜帮菜叶、果皮果核等。
700座垃圾楼拟3年内改造
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进入高峰
在昨天召开的关于垃圾处理提案集中答复会上,市市政部门负责人表示,2015年前,本市将新建改建40座垃圾处理设施。按照计划,到2012年,本市日处理垃圾能力将达到1.7万吨,到2015年形成3万吨的日处理能力,同时垃圾焚烧和生化处理比率将分别提高至40%和30%。全市所有原生垃圾都实现零填埋,垃圾产生量实现零增长。
距居民最近、居民意见最大的垃圾清洁站也将进行改造。据透露,3年内,全市700座俗称“垃圾楼”的密闭式清洁站将完成改造,具备条件的实行分类收集和运输,不具备条件的将调整服务范围和收集种类,同时进行密闭改造,确保臭味不逸散。同时分批淘汰人力垃圾收集车,发展电动压缩车收运,全程密闭运输垃圾。
市市政部门还加大了既有垃圾处理设施的改造速度,5月底前,阿苏卫垃圾填埋场将完成覆膜改造,并实施膜下抽气处理,阻止恶臭味逸散。今后,本市还将视条件推广负压抽气等垃圾场环境改造措施。本市还将制定相关制度和规划,将垃圾处理设施全面向市民开放,接受社会监督。(记者 王东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