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花每斤38.5元买回的贵重水果,里面居然装有根本就不必要的塑料布当成底托。从人人乐超市宜兴埠店买到这种水果的孙先生只能自认“堵心”。可没有想到的是,就是如此高价的水果,执法人员现场称重发现,标签上的标重竟然与实际称重最高相差50克。这还没有算上塑料包装和底托所占的重量。而最让执法人员咋舌的是,每斤售价高达90元的干贝,标称62克,连包装称重也只有50克。大型超市里,到底是谁频频将缺斤短两的黑手伸向消费者呢?
“回家打开外面的塑料布,我才看到在油桃底下居然还垫着根本就不必要的塑料薄膜底托。这油桃可是38.5块钱一斤买的。这些包装不也成38.5块钱一斤了吗?”家住河北区的孙先生气愤地说起了自己的遭遇。那么,超市在称重时是不是将外包装的重量减去了呢?昨天上午,记者跟随北辰区质量技术监督局执法人员一起来到了孙先生购买水果的人人乐超市宜兴埠店。
在超市负责人朱先生的陪同下,执法人员从现场货架上取下了5盒已经称好的油桃,来到一台电子秤前。将第一盒标签上标重为734克的油桃再次称重发现只有706克。接下来,一盒标重为368克的油桃,屏幕上也只显示为358克。而将第三盒标重为734克的油桃,只有684克。执法人员对其余两盒油桃称重发现,标注的分量都远远高于实际重量。而整个称重过程中,执法人员并没有将这些塑料底托和塑料布等附着物剥去。
见此情景,朱先生找来了水果的促销员。这名促销员解释说:“是水果中的水分流失造成的。”当记者询问为何会差50多克时,促销员又解释说:“这些水果已经包装好几天了。”但记者查看水果标签发现,上面根本没有包装时间以及保质期等相关信息。
真的像促销员所说的是水分流失才造成重量减少的吗?执法人员又从干货柜台现场取来了多盒每斤售价高达90元的“精品干贝”。既然是干贝,水分流失应不会很大了吧?当第一盒连包装的干贝放到电子秤上时,屏幕上显示的重量为54克,而标签上的标重为60克。接下来的第二盒干贝,标签上的标重为62克,同样连皮称重发现,只有50克。第三盒标重为70克的干贝,现场称重也只有60克。执法人员现场称重还发现,仅每盒干贝的外包装就重达4克左右。
质监执法人员表示,鉴于这些干贝的售价为每公斤180元,那么每克的价格就是0.18元。也就是说,仅这些干贝的外包装就让消费者花去了0.72元。
执法人员责令该店立即将这些涉嫌计量问题的食品全部下架,待重新称重后再销售。同时,还提醒消费者,在超市购买已经称重好的产品时,也要再次当场复秤。
促销员爆料
缺斤短两为补损失
面对现场称重出现的尴尬结果,朱先生介绍说,超市早已对所有柜台的人员都作出了明确规定:在称重前,一定要将电子秤设定为负值,就是为了刨除食品外包装的重量,避免缺斤短两。应该指出的是,出现问题的这两个柜台都不是超市人员在称重。称重人员都是销售厂家的“促销员”。
“高档水果、水产品、干货,越是价格贵的东西,我们越会用包装去占分量。”一名曾经在多家超市做促销员的知情者对记者说。他在某超市销售水果时,厂家老板就明确告诉过他,要将塑料底托、薄膜等附加物尽可能多地加到水果上面。在称重过程中,也根本不需要去皮。至于这样做的原因,老板也曾经告诉他们,在超市销售过程中,因为水果腐烂、丢失以及水分蒸发等各种原因,损耗都会比较大。只有这样,才能把损耗找回来。
在另一家超市做干货促销员时,老板也曾经告诉他:像干贝这样的高档品,平时的销量就比较小。可公司在支付进店费、员工工资、合理损耗的同时,当然还要追求利润。所以,他们在称重时也根本不会去皮。(崔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