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一个又一个上市公司从厦门火炬高新区“破壳而出”,使厦门火炬高新区成为厦门资本市场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上市的“孵化器”。
上市公司“破壳而出”
2010年1月13日,厦门火炬高新区企业厦门科华恒盛股份有限公司登陆深交所中小企业板上市交易。这是今年厦门首家挂牌上市的企业。科华恒盛主要从事UPS电源以及配套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和服务,先后承担了20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火炬计划项目,获得了30余项国家专利,特别是“无主从自适应多机并联技术”的自主开发与应用,使中国高端UPS技术提升到国际先进水平,真正实现了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
2009年12月22日和30日,经中国证监会创业板发审会审核,厦门火炬高新区企业厦门三五互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厦门三维丝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先后顺利通过创业板首发申请。这是福建省仅有的2家通过创业板审核的企业,预计将于2010年春节前后正式挂牌上市交易,这将是福建省诞生的第一只和第二只创业板股票。这两家企业都是经过厦门火炬高新区的孵化器精心孵化培育毕业的企业。目前,厦门火炬高新区还有一批孵化成功的极具成长性的高科技企业正在申请上市。
对科技企业而言,上市不仅仅意味融资渠道的增加,更多的是体现自身价值,彰显科技对于产业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助力企业上市
创新启动资本,企业的上市融资将为自身注入更为持续而强大的发展动力。一直以来,厦门火炬高新区将金融服务工作列为园区产业服务工作的重中之重,提出“注重孵化、重点培育、鼓励中介、政策促进”的工作思路。一方面通过优化园区金融服务环境,大力吸引金融服务机构入驻园区;另一方面完善扶持企业投融资政策体系,促进银企合作、带动产业投资、引导创业投资、推进企业上市。
园区出台了《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关于鼓励企业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促进企业改制上市的暂行办法》,鼓励新办企业发起设立股份有限公司,支持规模企业或多个关联企业改制设立股份有限公司,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到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帮助科技型中小企业走上资本市场,构建企业改制上市资助路线图。
厦门火炬高新区作为海西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重要集聚地,目前已吸纳了1500多家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厦门火炬高新区,国家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国家科技兴贸出口创新基地、国家火炬计划电力电器产业基地、国家光电显示产业集群试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厦门国家高新技术创业中心、厦门国家留学人员创业园、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国家级对台科技合作与交流基地、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等10多个“国”字号的产业发展和孵化平台以及50多万平方米的孵化基地,成为促进“技术、资本和产业”对接的大型“孵化器”。
完善投融资体系
为不断完善财政投融资体系,厦门火炬高新区早在2004年就组建了以厦门火炬集团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和厦门火炬集团科技担保有限公司为载体的投融资担保平台,2008年又对科技担保公司增资7000万元,使其注册资本达到1亿元,增强了担保公司与金融机构的合作能力。
园区所属厦门高新技术创业中心经过厦门市相关部门批准,积极开展对园区创业企业的投融资服务。
厦门火炬高新区还先后与10多家银行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并联合厦门国际信托有限公司等8家单位共同发起设立的厦门市企业投融资促进会,为中小企业吸引创业投资或风险投资并为各类中介服务机构服务企业搭建了一个完善的服务平台,为园区企业提供了一个从创业投资、担保到委托贷款一条龙的融资服务体系。
同时,厦门火炬高新区利用国家出台的非上市股份公司股份转让代办系统即“新三板”市场的政策,积极引导企业改制,并积极向相关部门申请,力争成为代办股份转让系统的试点之一,进一步推进厦门市创新型城市建设,促进资本市场对自主创新的支持。
厦门火炬高新区还不断加大企业扶持力度,在2008年预算安排了近7000万元财政扶持资金的基础上,2009年财政预算又安排了9000万元,2010年将达到1.1亿元,用于鼓励企业自主创新、争创名牌。通过政策扶持,激活企业自身的造血机能,同时也为提升厦门火炬高新区的核心竞争力创造条件。
目前,厦门火炬高新区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已取得一定成效,已经初步搭建起涵盖了主板、创业板等多层次资本市场平台,培育了15家市级上市后备企业,建立了30多家的上市后备企业梯队资源库。(郭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