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日常每天4000多名患者的门诊量,排队输液能等上小半天儿,就连驾车进医院大门都要等上30分钟,天津儿童医院里的小患者从周一到周日天天爆满。与儿童医院相比,社区医院甚至是综合性医院的儿科门诊都显得冷清不少。
“我们是8:00从家里出来的,到现在孩子还没输完液,估计怎么也得下午才能回去了。”家住河东区唐口地道的何女士昨天为了带3岁的女儿来看病,夫妻俩都跟单位请了事假。其实,在何女士居住的小区里就有社区卫生服务站,离家3站地就是一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可是何女士还是坚持将感冒的女儿带到儿童医院。“先不说到医院挂号、就诊的过程,就连进儿童医院的大门,我们也足足等了30多分钟。”何女士夫妻俩驾车从家里出来,汽车沿着中环线行驶,一过友谊路就发现前方在堵车。
昨天9:30左右,记者在佟楼看到,虽然交管部门通过增设隔离带、设置专用通道等方式缓解佟楼路口的交通拥堵,但是机动车进入儿童医院依然要排队等候。不少抱着孩子的家长等不及干脆在大门外就下车步行进院。
记者从院方了解到,虽然现在就诊的市民感觉儿童医院内人满为患,但是实际上已经比刚刚过去的流感高峰期减少了近三分之一的患者。据院方介绍,目前儿童医院每天的门诊量在4000多人,相对来说已经处于正常状态。虽然目前儿童医院的门诊数量趋于稳定,但是医生也坦言,还是会遇到一些“小题大做”的家长。
与儿童医院人满为患的现状比起来,本市大多数社区医院甚至是一些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的儿科门诊就显得冷清不少。记者从医科大学总医院了解到,最近这一段时间,总医院儿童内科门诊数量大约在300人,对于一家三级甲等医院而言,这样的门诊数量绝对不算多。而和这些三级甲等医院比起来,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小患者更是少得可怜。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虽然现在本市大多数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医生都是全科医生,可以承担儿童的首诊,但是却依然不能赢得家长的信任。目前社区卫生服务站接待的主要患者是成年人,更多的是患有一些慢性病的老人。
“相对于综合性医院来讲,不少家长更喜欢选择儿童医院,就是因为‘专科’。”在采访中一位家长道出选择儿童医院的原因。“儿童医院的医生专门治疗儿童,专业性强,而且医疗设备、药品也比较全。要是到综合性医院的话,就担心医生看诊数量少、经验少。”
虽然家长们担心不少,但是专家却表示,家长重视孩子病情是好事,但是也不要孩子稍有不适就往大医院跑。对于成年患者提倡就近医疗,对于儿童也是一样。其实很多病孩儿挤在一起,很有可能还会造成交叉感染,反而导致病情加重。在确诊孩子病情较轻时,最好遵医嘱能在家吃药就行,能吃药就别打针,尽量不要输液,减少到医院的次数。 记者 李柏彦 记者 王健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