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为杜绝医生开“大处方”现象,规范天津市医疗机构临床诊疗行为,日前,天津市卫生部门向医疗机构推行消化系统6个常见病种的临床路径:包括肝硬化腹水、轻症急性胰腺炎、胆总管结石、胃十二指肠溃疡、大肠息肉和反流食管炎。临床路径实施后,医生应按路径规定进行诊疗,减少不必要的检查和治疗程序,防止医生开“大处方”,使患者少花冤枉钱。
所谓临床路径,即医院治疗某种疾病时应经过的具体步骤。包括做哪些检查、使用哪些仪器设备和药物,都一一规范下来。有了临床路径的规范,无论在哪家医院,只要疾病种类相同,都能得到统一规范的诊疗模板。按临床路径治疗的患者,可以了解疾病治疗过程中的检查、用药、出院标准、费用等相关信息,对自己的病要住几天医院、大概需花多少钱都心中有数。有利于防止个别医生开“大处方”,增加不必要的治疗时间,增加患者不必要的花费。患者或家属可按照相关内容,“检验”医护人员的诊疗过程是否符合流程。
目前,天津市卫生局已按国家要求,向全市医疗机构下发了临床路径的规范,既有利于防止个别医生诊疗的随意性,也有利于保证医疗质量。但是,实行临床路径管理的疾病都是常见病、多发病,治疗方案相对明确、技术相对成熟、诊疗费用相对稳定和疾病诊疗过程中变异相对较少,一些复杂的疾病并不包括在内。同时,使用临床路径治疗的患者,如果出现严重并发症或须改变治疗方式的,可遵医嘱退出临床路径,进行更为有效的干预措施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