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天津 |
津鲁冀三地寻呼66年前老劳工(图) |
|
中国网滨海高新:www.022china.com 时间: 2009-12-22 11:58:31 |
|
|
![](http://epaper.tianjinwe.com/mrxb/images/2009-12/22/126142318490001035464779601325.jpg) 在补偿金发放仪式上,邵义诚老泪纵横。
360位西松建设劳工近半尚未找到新报 齐鲁晚报 燕赵都市报联手找寻
在补偿金发放仪式上,邵义诚老泪纵横。
西松建设劳工 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前天,当年被西松建设强掳的38位幸存劳工或后人已领到了日本西松公司首批支付的每人45366元补偿金。因时间已过去了66年,当年被抓的全部360位劳工尚有近一半未被找到,为让这些当年的受害者及其家属早日得到心理安慰及补偿,受有关方面委托,新报联合《齐鲁晚报》、《燕赵都市报》,在天津、山东及河北三地联合寻找当年西松建设劳工线索,一旦劳工的身份得到确认,他们可以获得等额的补偿金。
前天,西松建设首批劳工补偿金发放仪式结束后,受日方委托,负责为邵义诚等360位西松建设强掳劳工发放补偿金,也是当年协助有关方面找到邵义诚等人,十几年来积极协助他们与西松建设交涉、诉讼的河北大学华工问题研究室主任、中国近现代史硕士生导师刘宝辰教授告诉记者,由于人力物力所限,他们只找到了邵义诚等部分当年被抓劳工,全部360位被掳劳工还有近一半尚未找到,这部分劳工的补偿金也就暂时无法发放。 刘教授希望能够通过媒体强大的影响力,协助他们寻找剩余那部分西松建设劳工。考虑到当年被抓的360位劳工全部居住在天津、山东以及河北三地,我们决定联合另外两家主流媒体,《齐鲁晚报》、《燕赵都市报》,共同在上述三地寻找幸存的西松建设劳工及其遗属、亲属。正巧,《齐鲁晚报》和《燕赵都市报》的两位总编辑正在天津参加每日新报创刊10周年庆典活动,得知和新报联手寻找幸存劳工,两位老总都表示这项活动意义非常,必将利用丰富的媒体资源,与新报一起尽全力寻找到幸存劳工。
刘宝辰教授表示,如果有当年被日本西松建设公司抢抓至日本,目前仍幸存的劳工或者有确凿证据表明自己是当年劳工配偶或者亲属的读者,均可以就近向三家媒体提供线索。一旦劳工或者其遗属的身份得到确认,这些当年受害人及其亲属都可以拿到西松建设支付给每位劳工60万日元折合人民币45366元的补偿金。如果您的长辈或者亲属是当年被西松建设抢抓的二战劳工,您可以将线索提供给我们。您可以就近拨打我们的报料热线,天津读者可以拨打新报24小时报料电话28201828,山东地区读者可以拨打齐鲁晚报报料电话96706,河北省读者可以就近拨打燕赵都市报报料电话96669。我们会及时将这些资料转交给河北大学华工问题研究室,由他们进行最终的核查、确认。
日本友人说邵义诚
内田雅敏:最可敬 他不是为了自己
日方友好人士、西松安野友好基金管理委员会委员长,负责为邵义诚等中国劳工发放补偿金的内田雅敏律师在回答记者关于“为什么一个日本人积极协助中国劳工打官司”的问题时表示,目前中日之间存在一些尚未解决的历史遗留问题。作为一名日本律师,能为解决这些历史遗留问题做点贡献是他的愿望。
谈到对邵义诚的印象,内田先生表示,邵义诚作为当年的幸存劳工,充分有力地推动和参与了与西松建设的交涉和诉讼,而且老人不怕挫折,坚持十几年不放弃。10月23日,他和其他同仁为360位劳工争取了最好的和解,这为以后解决类似问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最为可敬的是,他在和解声明中称,他不是为了自己,是为了360位劳工。其次,每次在日本活动结束时,邵义诚等人都会去当年劳工工作的地点悼念,每次他都会流泪。10月23日那次,邵义诚没有流泪,他带着微笑告慰死难的同胞,“今天我们为你们带来了好消息。”这幕场景让他印象颇深。
川原洋子:他成了不是团长的团长
川原洋子是另一位多年来一直协助邵义诚等人与西松交涉、斗争的日本友人。
提及邵义诚,川原洋子表示,邵义诚不是最早参与的,但他却是最积极的一个。诉讼中,邵义诚多次表示,不是为自己一个人打官司。邵义诚本人也因为多年诉讼发生了变化,原本说话不多的他,现在变得非常健谈。庭上庭下,他能随时回答媒体的各种问题。尤其是2003年以后,原告团团长山东劳工吕学文过世后,邵义诚变成了不是团长的团长。在日本最高法院,作为当年那段历史的见证者,他在法庭上向法官据理力争,让人感动。尤其今年春天,邵义诚因过度劳累出现轻微脑出血。为照顾他,有些活动就不准备让他出席了,但是邵义诚仍坚持出席,今天的结果是对他多年奋斗的最好回报。 新报济南电 特派记者 宫伟 摄影 新报记者 刘耀辉 |
|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