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日前,天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工作已经全面结束,具有百余年历史的“元升茶楼”作为“天津茶楼文化”的典型代表,被认定为天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同时还被推荐申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天津是全国著名的戏剧、曲艺之乡,将品茶和曲艺结合是天津茶楼文化最大的魅力所在。业内人士认为,此次“申遗”行动,将进一步促进天津茶楼文化的发展。(记者 李向彤 摄影 崔巧琳)
探访 走进茶楼 体验艺术氛围
天津的茶楼不像南方地区那样遍地开花,但天津茶楼文化却有着独特的优势,那就是和“曲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元升茶楼”已有百余年历史,这座清式风格、古色古香的砖木结构小楼透着浓郁的文化气息。这里东侧靠近城厢中路,西接鼓楼北街,西南侧临近鼓楼,如今已成为古文化街连接鼓楼旅游区的重要景点。触摸铁环扶手,推开木门,依稀可以看到屋内的竹桌、竹椅。跨过门槛,走进茶楼大堂,看到两盏硕大的宫灯从屋顶垂下。宫灯下面,错落有致地摆放着十几张竹桌,40多个竹椅环桌而设,几位茶客正兴致盎然地品着茶。环顾茶楼,可谓“青瓦楼台”“朱廊画壁”。
溯源 “四大茶园”只剩下它了
“天津的茶楼是伴随着曲艺而兴起的,也是戏剧、曲艺界与各界人士交流的沙龙,极富天津特色。”茶楼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品茶的同时,听戏、赏曲,正是天津茶楼文化的精髓所在,也是此次申报“非遗”项目的“卖点”。天津的茶楼文化可以追溯到清代,早期的戏剧演出场所便是茶园,出现于清道光年间。当时的茶园比较简陋,但随着戏剧在天津的日益兴盛,光绪初年便有了诸多设备比较完善的茶园。其中,东马路袜子胡同的“庆芳茶园”、侯家后北口路西的“协盛茶园”、北大关金华桥南的“袭胜茶园”和北门里元升园的“金声茶园”为著名的“津门四大茶园”。不过,保存至今的,仅剩下“金声茶园”一家,也就是现在的“元升茶楼”。
历经岁月变迁,该茶园曾作为南开区房管局的办公用房。2001年5月,房管局投入巨资对茶园旧址进行修复改造,并命名为“元升茶楼”,成为津城唯一在原址上“恢复”的仿清建筑茶园。
天津是戏剧、曲艺之乡,而天津茶楼是展现其魅力的一个重要窗口。有关人员称,从历史上看,天津茶园中的茶就不是“主角”,茶客来到茶园大多为了看戏、听曲,茶园靠的是高水平的曲艺表演吸引客人。目前,元升茶楼每晚7点半至9点半,都会有戏剧、曲艺表演。另外,茶楼还会定期举行艺术沙龙、书画笔会和票友演唱等。
困境 “快餐文化”冲击茶楼文化
天津茶楼经过历史的沧桑变化,保留至今,依然深受一些天津人的喜爱。目前,天津市区大约有几十家茶园,像元升茶楼、名流茶馆等,大都秉承历史习俗,饮茶与曲艺并存,表现着天津独特的茶楼文化。
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历史底蕴深厚的茶楼文化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历史上,天津茶楼文化主要分布在市内南开区、红桥区、和平区等老城区,常安排戏剧、曲艺的专业和业余演员参加演出,拥有较为固定的观众。但随着城市大规模改造,原来推崇茶园文化的观众群体,已逐渐分散到全市不同区域。
“虽然,现在茶楼每天都有100多名顾客,但有一些是在午饭或晚饭时间来吃饭的,真正的茶客数量有限。”正如一些网友所说,目前茶楼文化所影响的群体,受众面有待扩大,钟情老茶楼的年轻人数量并不多。业内人士表示,如今,网吧、影院等现代娱乐场所不断增多,快节奏、直观化的“快餐文化”更适应现代人的生活节奏,传统的休闲方式受到冲击是难免的。
趋势 创新吸引市民“重回”茶楼
实际上,近几年来,津味相声等曲艺迎来新的发展高潮,茶楼文化的影响力也随之逐渐扩大,虽然年轻人的基础数量不多,但却呈增长的趋势。“为茶文化‘申遗’可以吸引更多注意力,让大家一起加入到保护者的行列中。”天津非遗中心的有关人员也表示,通过“申遗”行动,可以扩大天津茶楼文化的影响力。
目前,为了更好地完成这个目标,作为保护单位,元升茶楼还制订了长期计划,从09年起至2014年,分步实施保护措施,包括“天津茶楼文化资料征集、整理”“向天津各界征集历史文献、研究论文”“元升茶楼扩建工程”“打造鼓楼品牌,形成天津老城厢文化商圈”等内容。业内人士表示,通过多种渠道弘扬天津茶楼文化,可以吸引更多市民“重回”茶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