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一下飞机 有种不真实感觉
记者:离开哥本哈根,你的心里在想什么?
肖欣:我刚下飞机,还没来得及去梳理这16天的事情。或许等我沉淀下来的时候,我会有种不真实的感觉。对了,在飞机上有个特别有意思的小插曲。我回来的时候,
怕行李超重,所以能不带回来的东西我都没带。飞机上,坐在我后面的是一个丹麦人,他的太太是台湾人,他好心地说可以帮我带一些行李,因为他的行李比较少。他还告诉我,他在青岛有企业。我们一路都在聊有关环境的话题。他说,许多像他这样的普通丹麦国民,虽然没有进入会场,但在会场外,去做了许多小的呼吁活动。比如,他就和一些丹麦国民在哥本哈根的一些桥梁柱上安装了红灯,警告人们,如果不重视这次会议的话,格陵兰的冰川融化就会淹没这些红灯。
记者:那你带回来的,最有意义的东西是什么?
肖欣:主要都是一些徽章和宣传手册。在这些徽章上,世界上不同的志愿者组织表达着他们各种各样的创意。比如,有的徽章上写着“乘坐公交车,可以减少85%的碳排放”;有的写着“你如果吃素的话,你还可以减少70%的碳排放”,还有一些创意是我们平时都想不到的。
但我最珍惜的还是这件墨西哥志愿者戴在我手指上的这个小东西。它是用彩色的草编制的,他们给我戴的时候告诉我,不要摘下来,一直戴到明年的气候大会在墨西哥召开的时候。其实,这也是在告诉我们,哥本哈根会议不是开过去就完了,而是减碳这件事一定还要坚持下去。
结束你们的采访 我要好好睡一觉
记者:哥本哈根之行,对你有什么影响?
肖欣:收获很大。我的毕业论文题目是《生态社会主义》,这次会议给我提供了许多独一无二的素材。此外,最重要的收获是,在这次大会上,也再一次坚定了我关注气候和环保的决心,这是我喜欢的方向。因为我看到,越来越多来自不同领域的人,企业、媒体、社会团体、科学家、政府,都在关心这个议题。我今年研二,从周一开始,我就要开始找工作了。无论今后做什么,是进入和新能源新技术有关的企业也好,还是进入其他的行业和领域,我希望能找到这样一个平台,来做我喜欢的事情。
如果说我去的时候和回来的时候,心情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去的时候,更多的是期待,有一点好奇,毕竟是第一次参与这么大的国际会议。回来的时候,目标更明确了,知道有这么广阔的空间,可以让我们去做一些事情,而且我肯定会一直关注。
不过,哥本哈根会议结束了,回到天津,回到校园,我还是我。当然,我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在结束你们的采访之后,要好好睡一觉。
记者:那你在今后的生活中,也一定会更加注意环保了。
肖欣:其实,在此之前,我基本都乘坐公交车。而且我出门都自己带餐具,这次去哥本哈根也都带着,但我到那去,发现他们都不用一次性筷子。(刘晓艳 姜宝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