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看病全家“上阵”
昨日下午5时,本该是很多单位下班的时间,但医院的儿科病房又迎来了一天中的第二个就诊高峰。因为这时候学生都下课了,放了学赶紧来医院看急诊。注射室外,等候的队伍已经排了十几米,不过排队的人中却没有孩子,多数是老人,孩子则和父母一起在旁边座位上等候。
“两个家长陪同一个孩子算是最少的了。”一位医生说,儿科就诊人群以中小学生和幼儿园大班的孩子为主。虽然这些孩子有一定的自理能力,但家长们还是不放心,一个孩子最少跟着两位家长。小一点儿的孩子受到的呵护就更多了,家长们都各有分工。妈妈抱着,奶奶、姥姥占座,爷爷、姥爷、爸爸三个人有固定排队的,有跑前跑后送单子的,还有专门给孩子买玩具的。一个孩子看病,全家人都“上阵”。
在交费的队伍中,刘先生终于快排到窗口了,却让给了后面的人。原来,他是提前来排队的。“如果一会儿孩子看完了病需要交检查费,我就能马上交钱,不用再排队了。否则,等输上液不知要等到什么时候。”刘先生说。
不必孩子一发烧就去医院
据三中心医院儿科主任医师周信英介绍,该院儿科一天的门急诊量约750人,其中八成是流感样病例,以病毒性感冒为主。不过,在就诊的孩子中,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到医院诊治。如果在家自行服药症状在3天内消失的,可以不到医院;如果同班同学有很多发烧的,也可以采取同样的方法治疗。此外,没必要一个孩子跟着很多家长前来,避免交叉感染。
患了感冒
别乱吃药
老百姓通常所说的感冒,实际上是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的一种。上感指自鼻腔至喉部之间的急性炎症的总称,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上感中最常见的就是普通感冒,占80%以上;咽炎、喉炎、扁桃体炎等是上感的另一类表现,占20%左右。大部分人患普通感冒时并不发烧,有流鼻涕、咳嗽等症状,但全身症状不明显;患上咽炎、咽喉炎、扁桃体炎时多会出现发烧,并分别伴有嗓子疼、干咳等症状。
除上呼吸道感染外,还有一种疾病常常被市民误解为普通感冒,那就是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也是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疾病。来势汹汹的流感有不同的症状,如高热、全身关节疼痛、显著乏力等症状。
弄清楚感冒、发炎、流感的症状后,再来了解一下它们发病的原因,选择药物就不难了。
感冒及流感都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而咽炎、喉炎、扁桃体炎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则是由细菌引起的。
患了普通感冒,患者可以选择一些解热镇痛的药物来缓解身体不适的症状,如泰诺、康泰克等药物。值得一提的是,这些药只是缓解感冒症状,并不能“根治”感冒。特别指出的是,感冒有“自限性”,即使不服药,一般5至7天也可痊愈。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致,流感病毒的特性有不同类型,每十年左右便会出现新的病毒品种。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发生的有效途径。一旦染上流感,应卧床休息、多饮水。症状严重时,可用些抗病毒药物。
上感中的咽炎、喉炎、扁桃体炎等则是由细菌引起的,一般都会有发烧症状,可用些抗生素加以治疗,但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