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10月22日是世界传统医药日。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王铸主任介绍,我国中药是世界传统医药主要代表之一,目前己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服用中药有诸多讲究,中药若服用不当不仅会影响治疗效果,还会对人体产生不利。服用中药,要掌握好时间、温度,有些饮食要忌口。
时间掌握好
服用中药的时间,应根据病情和药物的性质来定。一般药物均适合于饭前及饭后30分钟至1小时内服用。发汗药,例如感冒药适宜饭后服用,以此作为发挥药效的基础。补养药,适宜饭前空腹服用,有利于药物吸收。不管是在饭前或饭后服药,都应留有半小时至一小时的间隔,以免影响药效的发挥。驱虫药和泻药,则空腹时服用较好。宁神安眠药,适宜在睡前服用。
此外,有些中药需要分次来喝,但中药过夜服用或存放过久,容易导致药效降低,药液变质,服用后对人体健康不利,因此要特别注意保存方法。室内温度偏高时,应把药物装入干净器皿,并放入冰箱保存。
温度有要求
中药对于温度的要求很有讲究,通常分为热服、温服和冷服三种。服药时对温度的把握有时会影响药物的治疗效果。所以在就诊时,一定要向医生问清药物的服用方式。例如发汗解表的中药必须热服,服药后可加喝热粥以助药力发汗。一般滋补药、养生药则适宜温服,温服能够和胃益脾,减少对肠道刺激,而且温服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加快药物吸收。而一些治疗高热、便秘的中药则适宜冷服。
饮食得忌口
患者在服药期间,应根据不同的病情,注意到饮食对疾病的影响以及药物与饮食的禁忌,更要考虑到饮食的寒热温凉是否与药性相符。因此,患者在就诊后要问清饮食的禁忌,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调节饮食。在服用清内热的中药时,不宜食用葱、蒜、胡椒、羊肉等热性食物。在服温中类药物时,应该禁食一些生冷的食物。另外,服中药时不要喝茶,因为茶叶里含有鞣酸,与中药同服会影响人体对中药有效成分的吸收,降低疗效。
五味不宜改
一些人常埋怨中药汤剂味苦难以下咽。中药有辛、甘、酸、苦、咸“五味”。其中,辛能散,甘能缓,酸能收,苦能涩,咸能入肾,不同性味的中药具有不同的药效。若在汤剂中加入甜味、咸味等调味品,可能会影响治疗效果。例如一些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药物,在掺入了酸味和甜味之后会刺激胃黏膜,增加胃酸的分泌,反而不利于疾病的治疗。除此之外,一些苦味药能刺激末梢神经,反射性地分泌唾液、胃液等消化液,以达到帮助消化、促进食欲的目的。(记者姜艳秋 实习生陈薇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