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滨海高新区(中国网·滨海高新 新闻图)
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天津滨海高新区作为全国首批4家创新型科技园区试点之一,凭借优越的投资环境,吸引了国内外众多企业纷纷落户。自滨海高新区建区以来,全力打造特色产业。形成了软件及高端信息制造、绿色能源、先进制造业、生物技术和现代医药、现代服务业等五个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主导产业。滨海高新区核心区华苑科技园、滨海科技园分别位于天津市西南部和东部、成为天津经济发展的双子星座。华苑科技园拥有全国最大规模的孵化器群。一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孵化器中茁壮成长,源源不断地为高新区输送“新鲜血液”,逐步成为支撑滨海高新区快速发展的中坚力量。滨海科技园在一步步的建设中彰显着科技之城的未来景象,也预演着滨海高新区的华美乐章。至2015年,滨海高新区将整体建设发展成为国际性创新的先导、自主创新的高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示范基地。
开放的区域经济
滨海高新区作为全国首批4家创新型科技园区试点之一,投资环境优越,在全国高新区投资环境竞争力调查中位居榜首,吸引了国外众多企业落户。德国西门子、美国波音、日本丰田、TIS、三美电机、法国博福—益普生、韩国LG、西班牙歌美飒、丹麦丹佛斯、印度苏司兰、塔塔等跨国公司及力神电池、赛象科技、协和干细胞、曙光计算机等国内知名企业纷纷入驻园区投资建厂。滨海高新区先后成为“国家先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全国首批“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核心区华苑科技园成为创建ISO14000国家示范区,是令人瞩目的科技新城区。
滨海高新区建区以来,主要经济指标持续保持30%以上的增长速度。截至2008年,滨海高新区拥有企业近6000家,实现总收入1718亿元,同比增长37%;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12亿元,同比增长30%。滨海高新区核心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 145亿元,同比增长35%;外资到位额4.3亿美元,同比增长1.5倍;内联引资到位额24.1亿元;完成财政收入42亿元,同比增长26%;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0亿元,同比增长60%;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5%。
打造特色产业
软件及高端信息制造
华苑软件园享有“国家软件出口基地”、“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国家863软件专业孵化器”、“国家服务外包基地城市示范园区”4个国家级品牌,聚集了天津市62%的经认定软件企业和53%的系统集成企业,软件出口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在“2008 China Sourcing中国服务外包园区 TOP10”榜单上位居第七名。
曙光信息产业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超百万亿次运算速度的超级计算机曙光5000A在滨海高新区成功下线,使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能制造和应用超百万亿次高性能计算机的国家。中环半导体的高压硅堆产销量居世界第一。
绿色能源
滨海高新区绿色能源产业涵盖了风力发电、太阳能电池、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电池材料等诸多产品,被原信息产业部批准为“国家(天津)化学与物理电源产业园”,形成了力神、巴莫等锂离子电池产业集群,Unisolar-津能等太阳能电池产业群。其中,力神电池名列《福布斯》中国潜力企业百强评选第十名。滨海高新区新能源企业拥有专利144项, 2007年被科技部批准为“国家绿色电源产业集群试点”。
先进制造业
赛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巨型工程子午线轮胎成套生产技术与设备开发”装备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07年赛象科技实现销售收入8亿元,居全国第一、世界第五。西门子电气传动有限公司在华苑科技园建设的新厂成为其全球第二大生产基地。鼎盛工程机械公司产品覆盖全国并出口到60多个国家。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航天器研发制造及应用产业基地、十一院特种飞行器产业化基地等纷纷落户滨海高新区。
生物技术和现代医药
天津协和干细胞基因工程有限公司拥有目前亚洲规模最大的干细胞库,分离储存脐血干细胞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天士力生物医药、天药生物医药等公司研发能力位居全国前列。目前,科技部等四部委和天津市政府正在滨海高新区联合建设国家生物医药国际创新园,建成后将成为全国生物医药产业的重要基地。
现代服务业
设计高度超过600米的高银117大厦集高档商场、写字楼、商务公寓和六星级酒店于一身,建成后将是滨海高新区一张亮丽的“城市名片”,成为滨海高新区乃至天津市极具代表性的标志性建筑,与此配套的居住区、主题公园、国际学校、马球学院也将相继落成。滨海高新区内有天津赛象酒店、鑫茂天财酒店、海驿宏天大酒楼、天津绿色时代餐饮、天津咸亨酒店等知名服务业企业,为各种商务活动提供快捷、便利、舒适的服务。日前,索迪斯餐饮公司入驻滨海高新区,与原有的餐饮公司形成良性竞争,共同为园区企业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华苑科技园:科技创新基地
华苑科技园是滨海高新区的核心区,是天津市区内惟一成片开发的区域,坐落在天津市西南部,规划面积11.58平方公里。
华苑科技园地处京津发展轴,距首都北京100公里,距天津滨海国际机场18公里,距天津港50公里,比邻京沪、津保、京塘高速公路,京沪高速铁路贯区而过,城市地铁三号线将穿行其间。
华苑科技园周边有南开大学、天津大学等13所高等院校。华苑科技园特聘专家中有9名是两院院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9名。企业博士后工作站17个,累计进站博士后研究人员25名。区内企业中博士、硕士数量达到3367人,占职工总数的4.7%。
华苑科技园地理位置优越,生活条件便捷,创新资源丰富,高端人才集聚,是天津市第一个“无燃煤区”和“ISO14000国家示范区”。华苑科技园与全国示范小康住宅区——华苑居住区、侯台风景区和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相连,临近2008年北京奥运会天津赛场和天津水上公园。目前华苑科技园已吸引了众多世界知名企业前来投资办厂,西门子、丰田、三星、微软、三洋、NEC等世界500强企业已有近30家,企业总数已达4600余家。【详细】
滨海科技园:科技引领的示范区
滨海科技园是天津滨海新区的九大功能区之一,规划面积30.5平方公里。滨海科技园位于沿海河和京津塘高速公路的城市发展轴上,距天津市中心20公里、距塘沽城区中心15公里、距机场9公里、距港口18公里、距北京150公里,周边有京津塘高速公路、京津塘高速公路二线、津滨高速公路、津汕高速公路,北临东丽湖水库,东倚黄港水库,交通便利,生态环境优美。
滨海科技园综合服务中心的大斜坡顶被设计为绿化屋顶,完全采取花园式布局,种满郁郁葱葱的绿色植物,以“立体绿化”的方式增加绿化面积,同时还能起到储存天然降水改善局部小气候、节能保温、滞留空气中粉尘、提高空气质量等环保效果,是目前国内面积最大的楼顶绿化工程。位于滨海科技园核心的渤龙湖总部经济区,是目前滨海高新区全力建设的区域,这里将打造集旅游、商务、研发为一体的总部经济区。
滨海科技园在一步步的建设中彰显着科技之城的未来景象,也预演着滨海高新区的华美乐章。至2015年,滨海高新区将整体建设发展成为国际性创新的先导、自主创新的高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示范基地。
随着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2006年其核心区滨海科技园成为科技部和天津市政府共建的全国第一个国家高新区。滨海科技园作为天津滨海新区乃至整个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发挥着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
科技部设立滨海科技发展专项资金,整合现有支持天津市的科技资源,并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天津市设立产业发展基金,重点支持滨海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天津市委、市政府已明确将滨海科技园作为产业基金等一系列综合改革政策和措施的试验区,其中200亿元渤海产业发展基金已获批准,主要支持对象为高科技企业。
目前,已先后有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航天器制造及应用产业基地项目、广东明阳风力发电项目、天津药物研究院的创新研发转化基地项目等落户滨海科技园,为滨海科技园未来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详细】
渤龙湖总部经济区建设一流生态环境
渤龙湖总部经济区项目以新能源、生物医药、IT、航空航天四大主导产业为重点的功能性总部经济及相关配套的现代服务业为基本定位,预计总投资约98亿元,规划了总部基地区、生态居住区、商业商务区和公益性公共设施区,通过营造优美的滨水景致和办公环境,吸引全球高新技术企业落户。其中渤龙湖总部基地将重点发展以生物技术、高端信息制造与绿色能源产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企业总部与总部研发机构;生态居住区将以滨水景观为依托,建设建筑面积22.1万平方米的水景独栋别墅和水岸花园洋房。最终,在滨海科技园形成总部机构汇聚、公共设施完善、生态景观和谐的天津滨海新区活力地带。
目前,位于滨海科技园核心的渤龙湖景观工程已初具规模。渤龙湖景观工程选址于滨海科技园核心位置,占地面积60万平方米,将成为区内文化、居住、商业活动的聚集区。其主体景观48万平方米的湖景观赏区在旧水库基础上升级改造而成,并设计岛屿、溪、河、庆典广场、游人码头、水岸步道、鹅卵石滩、亭台桥梁等多项亲水景观元素,将城市文化与自然景色融合,为滨海科技园打造出一张城市生态名片。
精心打造的渤龙湖区景观,将为吸引全球高新技术企业落户提供独特的风景资源优势,进一步提升滨海科技园的发展潜力与竞争力。【详细】
天津滨海高新区打造创新型科技园区
天津滨海高新区建设创新型科技园区的总体思路是:实施“聚焦天津滨海高新区”的战略举措,依托天津市的综合优势和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先行先试优势,加大与科技部的共建力度,积极推进“政策聚焦、产业聚焦、机构聚焦、人才聚焦”。
到2015年,天津滨海高新区将整体发展成为国际性创新的先导、自主创新的高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示范基地,以滨海科技园的国际性创新发展为龙头,以华苑科技园知识创新密集区为基础,以南开科技园、武清科技园、北辰科技园、塘沽科技园等特色功能区为拓展,在建设创新型城市的进程中发挥东西互动、区县联动、多点带动的重要作用,发展成为体制机制创新的先行区,全球创新要素的聚集区,自主创新和创新驱动型发展的引领区,高端、高质、高新化产业结构的示范区。【详细】
天津滨海高新区将分两个阶段完成创新型科技园区的建设任务
天津滨海高新区将从几个方面着手进行创新型科技园区的建设。一是聚集创新资源,发展高端产业集群。天津滨海高新区将围绕新能源、软件和信息制造、生物技术与现代医药、先进制造和现代服务业五大主导产业,吸引和聚集全球性的创新资源和人才,加快新能源产业基地、航空航天科技产业基地、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基地的建设,推动国家生物医药国际创新园的建设,促进主导产业集群的高端化发展。
二是推进扶优扶强,培育一流科技企业。天津滨海高新区通过实施孵化体系专业化、高新区发展国际化、扶优扶强战略以及小巨人企业成长、重点企业发展计划,用足用好国家及天津市有关政策,充分发挥高新区产业、创新、人才三大政策体系的作用,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快速成长,加大对重点企业、骨干企业的扶持力度,培育支撑主导产业发展的基础力量和龙头企业。
三是完善创新环境,建设现代知识型社区。按照世界一流科技园区的标准,不断提升高新技术企业的基础环境、创新服务能力和文化氛围,加快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争创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按照“高端产业+高端人才+投融资平台”发展模式,加快完善投融资体系,搭建多层次投融资服务平台,努力建设聚集国内外创新发展资源的一流环境。
四是着力先行先试,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天津滨海高新区将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为契机,在部市共建机制、区域合作和协同发展机制、产学研合作机制、科技金融创新机制、土地管理机制、政策激励机制等方面加快创新步伐,不断激发园区创新创业的活力。
多年来,在科技部、天津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天津滨海高新区的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巨大进步,为引领和带动天津市自主创新发展做出不懈努力,充分发挥了自主创新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支撑天津创新型城市建设。【详细】
昨日头条:

[黄兴国调研滨海新区 强调提高工程质量] [全力以赴推进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把奉献新区的激情转化成投身建设的动力]
|
项目概况 |
项目规划 |
设计理念 |
发展环境 |
政策解读 |
 精彩聚焦 |
|
一季全面增长加大内资招商 专访海泰发展董事长杨川
据天津海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川介绍,公司一直在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并没有到渡难关的程度,主要还是保增长的问题。从目前情况看,形势比较乐观,市场确实有压力,今年工作重点放在BPO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招商工作一直没有停止,只是速度放缓。[详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