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今天你们听到的,历史书里没有,却是前人真切经历的故事。”9月21日,曾为周恩来总理担任翻译人员的著名翻译家林丽韫和唐闻生,首度在南开大学为学子讲述与周恩来总理一起工作经历中鲜为人知的故事。
“周恩来总理是共和国第一任外交部长,他非常重视外语人才的培养,对从事外事和翻译工作的同志非常重视和爱护。”在周恩来总理身边工作了22年日语翻译的林丽韫,回忆起往事,古稀之年的她难掩心中激动。
因为没有及时阅读日本时任政要的理论文章、没有按照周恩来总理的要求逐一背诵出地图上中非国家的名称,林丽韫和唐闻生都挨过周恩来总理的批评。后来,亲眼看到那篇文章上周恩来总理密密麻麻的笔记,亲耳聆听他精准洪亮地背出了每一个国家的名称,成了她们俩几十年的精神鞭策。
在周恩来总理身边工作让唐闻生记忆深刻的事情也很多。她的小故事中,有一个让在场观众感慨颇深。1962年,外交部在上报北京外国语学院课程开设计划时,把英、俄、法、西、阿拉伯语以外的语种,通称为“小国语”,周恩来总理在审批这份报告时,把通篇的3处“小国语”,全部改为“非通用语”,并批示今后不使用“小国语”,从此外交部的正式文件中再不使用这种说法。唐闻生说:“这是周恩来总理尊重世界国家,奉行平等外交原则的重要体现。”(记者邵隽 通讯员平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