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彰显张家口昔日边塞贸易辉煌的万里长城第一门——大境门。 翟羽佳 摄
图为改造后的张家口市“母亲河”美景,五座新架桥梁一桥一景,增添了城市灵动气息。 翟羽佳 摄
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张家口市主城区北端,历经三百多年沧桑仍巍然矗立的万里长城“第一门”——大境门上,“大好河山”四个大字一如既往地守望着这座塞外山城。
长城脚下、大境门内外,虽没有了昔日“旱码头”时期店铺林立、商贾云集的盛景,另一场更加深远的变革却已悄然而至。
决策层为张家口市制定的“首都西北中心城市、东出西联交通枢纽、独具特色塞外山水园林城市”的战略定位,让这座改革开放晚了十几年的山城活力重现,追赶的步伐逐渐加快。
张家口市建设局办公室主任赵晨明说,该市自2008年起“大手笔”启动城市建设,计划三年投资1206亿元人民币。
官方提供的数据显示,2008年,张家口市完成城建投资315亿元,是过去10年的总和,而其中148亿元用于了基础设施建设,达到过去15年投资基础设施总量之和。
赵晨明说,2009年,张家口城建投资计划再翻一番,达到625亿元,同比增长98.4%,其中420亿元用于主城区建设,同比增长56.7%。
整饬效果已然显现,一个标志性事件就是被誉为张家口“母亲河”的清水河市区段治理工程完工。
记者穿行于这座塞外山城,长达10公里的中心城区水面景观带让原本就天高云淡、风清气爽的山城更添了一抹灵动。五座跨河大桥,一桥一景,其中通泰大桥是世界上仅有的三座钢拱悬索异型斜拉大桥之一。
赵晨明说,目前清水河治理四期工程已经上马,近10公里的河道将全部蓄水。同时启动洋河38.5公里的河道整治工程,并准备在市区建4个人工湖,2009年计划先完成2个。
伴随着城市环境的改善和基础设施的改造升级,决策者们还编制了总面积1120平方公里的《张家口城市空间战略规划》。
据赵晨明介绍,战略规划将张家口市划分成四大功能区,其中文化居住区350平方公里,生态涵养区640平方公里,产业集聚区80平方公里,商贸和空港物流区50平方公里。
与这项战略规划的实施同步进行的是张家口城区内各大企业的“集体”搬迁。“除卷烟厂外其他企业都要搬,要给城区腾出发展空间,开发休闲、健身场所。”知情人士透露。而这些企业的“新家”全部位于总占地130平方公里的产业集聚区和商贸、空港物流区内。
据张家口市产业集聚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人员介绍,在临近快速路和高速公路的东、西、南部,张家口市按照不同区域、不同产业定位,规划建设了西山、东山、医药化工“三大产业集聚区”和南山、空港、商贸、京西“四大物流园区”,实施工业企业“退城入区”。
“这些园区的开发利用得都是主城区周边浅山区的荒坡、荒地等未利用地,通过推山、填沟、平地,今年年底前就能实现供电、供热、供气,完成污水处理厂等重点工程建设,满足企业开工生产需求。” 产业集聚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人员透露。
按照张家口市决策层的规划,西山产业集聚区“最大”,总规划面积50平方公里,重点发展机械装备制造、绿色食品加工等产业;东山产业集聚区总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医药化工产业集聚区总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重点发展医药和精细化工产业。总规划面积50平方公里的“四大物流园区”亦有其不同的发展定位。
“张家口谋划建设京西北中心城市的战略部署刚刚开局,此地拥有便捷的交通,加之起步政策优惠、劳动力廉价,此时应是项目投资的‘黄金期’。”有业内人士认为。 (记者 牛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