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与天津卫同龄 这个城市里没有一个地方比它历史更悠久
◇它饱经风雨沧桑 这个城市里没有一个地方比它积淀更深厚
◇它如今绽放新颜 这个城市里没有一个地方比它人气更旺盛
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天津卫三宗宝,鼓楼、炮台、铃铛阁。作为三宝之首,鼓楼对于天津有着特别的意义。建于明弘治年间的鼓楼,位于旧时天津城中心,几乎与天津老城同时诞生,以它为中心、方圆数里的地方被称为老城厢,是天津经济、文化、政治的中心。天津建卫600年,老城厢走过600年,这一区域,是整个城市繁荣与兴盛的地标。
600年,老城厢经历风风雨雨,如今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今天,鼓楼商业街已经成为津城新的旅游景点,吸引着八方的来客;今天,老城厢经过大规模的改造工程,已经成为一个集大型商场、高级居住区、金融商务为一体的城市综合体,聚敛着津城的人气。600年,老城厢不仅展现着辉煌的历史,更演绎着精彩的现在。
老城厢变迁之人物篇
中国文联副主席、著名作家冯骥才曾说,老城厢作为天津的摇篮,蕴藏着浓郁的民俗民风和文化艺术精华,堪称天津城“活化石”。从1404年天津建卫伊始,历经600多年风云变幻的老城厢,已经焕发出新的生机。既有保留下来的文化历史建筑,更有作为时代见证的摩天大楼、商贸商铺。这片领域,在老天津人看来,无疑是历史变迁的见证。张贵芳,从他的祖辈算起,在天津建卫时,他的家族就在这里生根发芽,历经600年,而他自己也在老城厢居住了几十年,对这里的一切再熟悉不过。
【历史】
600年前祖先便居东南角
“天津刚刚建卫时,我的先辈就在老城厢居住了,到我们搬家时已经将近600年了。”采访刚一开始,张先生就说出让记者惊讶的话语。张贵芳告诉记者,他的祖先当初就居住在现在的东南角地区,距离远东百货北侧不远处,直到他爷爷的那一代,他的家庭也一直居住在那里,从未离开。
据了解,明永乐二年(1404年),天津设卫筑城。老天津卫城的平面是东西宽、南北窄,呈矩形,因此俗称算盘城或老城厢。此后,富豪商贾陆续云集老城厢,使天津迅速成为中国北方的经济重镇。老城厢是天津旧城所在地,该地区以鼓楼及鼓楼商业街为中心,今东马路、西马路、南马路、北马路即为城墙旧址。“我爷爷住在老城厢的辛家胡同,父母结婚时居住在小大院。”作为600年老城厢人的后代,说这话时,张先生充满了自豪。他告诉记者,其实“老城厢”的说法是近几年才有的,以前人们提到这片历史悠久的土地,都是用“老城里”。“以前,我们自我介绍时,都说是老城里的人,而且一些卖东西的摊贩,也习惯在食品名称前加上老城里三个字。”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一家人挤在十平方米小屋
张贵芳生于1951年,伴随新中国一起成长,他出生的时候,父母已经搬到了贡院东胡同,当时居住在那里的第39号,兄弟姐妹一共6人,全家8口人就在一间10平方米的房屋内居住。“我小时候胡同还是土道,在中间挖个沟,用来排水。”至今谈到下雨时的情景,张贵芳的语气中还有着不少无奈,“那时由于院子的地势很低,每到下雨时,院子里都会积水,水深甚至能到小腿,邻里间就一家指派一个人,组队淘水。”
据了解,老城厢几代人同居一室的比比皆是,老房更是占据了很大的比例。正如有关专家指出的那样,老城厢具有“吃水难”的特点,这点得到张贵芳的印证。在居民家中引入自来水前,很多人都是使用公用自来水管,赶上用水高峰,家家户户都得排队,人多了,水流也越来越小,特别是做饭时间,需要淘米洗菜,难免带来不便。
虽然那时的老城厢生活艰苦,环境较差,但孩提时的生活,还是给张贵芳留下了难忘的记忆。“那时城里的孩子喜欢到城外的‘三不管’地区听说书、看摔跤,这就是我们的业余生活。那时胡同周边可不像现在高楼林立,上世纪50年代那会儿,周围到处是小贩和小门脸。”张贵芳说,那会儿周围除了挑挑子、挎篮子的小贩,道路上还分布着不少店铺,安德昌糕点铺、同兴德茶叶铺、同声照相馆……那些吆喝声就是童年的记忆。到了上世纪60年代,虽然周边的环境没有什么大的变化,但张贵芳居住的胡同开始铺设柏油马路,还安装了下水管道,排污的问题有了很大的改善。不过,胡同内挨家挨户紧密相连的情况却依旧没有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