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这里,群星灿烂;这里,无数金色的种子成长为令世人瞩目的“小巨人”;这里,聚拢了许多产业细分领域的单项冠军;这里,被评为全国投资环境竞争力最棒的高新区;这里,12个月签约项目总投资额超过500亿元;这里,连续十余年,每年增长速度超过30%;这里,就是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面对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高新区的建设者们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为潜力无限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拔除发展道路上的荆棘,创造最为优越的条件,一季度,高新区核心区完成生产总值31.9亿元,同比增长37.2%;实现总收入163亿元,同比增长37.2%;完成工业总产值78.5亿元,同比增长36.2%;完成三级财政收入21.1亿元,同比增长9.1%;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亿元,同比增长91.3%。滨海科技园基础设施建设一季度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7亿元,同比增长1.1倍,市政道路、桥涵、排水工程已全面铺开, 汉港路以西区域以及起步区以东区域全面开工,新能源、新技术项目纷至沓来,一座未来之城、科技之城正在崛起。
为企业发展提供
源源不断的资金血液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小型科技企业发展前景广阔,同时企业体量较小难以抵御发展道路上的急风暴雨,市场上的波动就有可能演变成灭顶之灾。为应对金融海啸,高新区设立了2亿元的保增长专项应急资金和2亿元的担保资金,为企业提供短期贷款担保服务,缓解企业的资金压力。
高新区企业浦海新技术有限公司研制开发的“JTF-PH07A/TCM独立式家用复合探测报警器”实现了燃气泄漏、一氧化碳中毒和火灾三种事故探测早期报警功能的一体化,其关键技术成果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受金融危机中的汇率波动影响,浦海与欧洲客户签订的可燃性气体探测器和紧急切断阀的供货合同造成了企业近50万元人民币的损失,给企业带来了巨大资金压力,直接影响了以后的几批产品的正常交货。
高新区有关部门迅速行动,对企业进行了调研和分析,并批准支持了担保贷款300万元,用于生产流动资金。今年3月,浦海走访了海外客户,客户对正在执行的合同产品质量及技术服务非常满意,并决定与浦海公司签订第二单25万套产品购货合同,为此浦海公司2009年将新增订单7000万元,将实现快速成长。
目前,高新区审核批准的34家企业共3.017亿元保增长专项资金已陆续到位。
此外,高新区与天津农村合作银行签订中小企业信用共同体授信协议,信用共同体重点支持公司总资产在人民币1000万元以下或者年主营业务收入人民币3000万元以下的高新区科技型中小企业。目前农合行已成功为高新区十几家企业贷款了1亿元,该模式正在推广到工商银行、建行等金融机构,为高新区中小科技型企业解决流动资金融资难的问题。
全力支持企业将科技创新当作生存之本
所谓高新技术的高与新,其“时效性”较强,高科技企业只有不断创新才能长期立足于市场。为鼓励企业坚定走自主创新之路,高新区今年连续出台《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鼓励企业创造和发展知识产权资助办法》《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支持产业技术创新鼓励办法》《高新区发布鼓励海外高层次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办法》,企业在高新区设研发机构最高奖励500万元,企业主持制定国际标准奖励200万元,留学生创业启动资金最高资助120万元……,这些优越的政策力度之大,覆盖面之广国内罕见,高新区近日以87.46的高分被权威机构评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投资环境竞争力”第一名也就不难理解了。
高新区的鼓励政策不是落在纸面上,而是切切实实地加快实施兑现,保增长活动以来短短3个月时间,高新区就下发各项自主创新政策资金6610万元。其中支持重点企业海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2078万元,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1444万元,支持软件企业项目720万元,支持曙光计算机公司440万元。积极组织并支持企业申报国家和天津市各类计划项目,获得政策资金支持。协助中科遥感公司成功申报国家卫星应用高新技术产业化专项,获得项目支持1000万元。刚刚认定的天津市高新技术企业467家,高新区有279家企业,占全市60%,华苑科技园179家占36.4%,高新区确实成为本市的技术高地。
高新区今年3月成为全国首批4家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试点之一,天津高新区建设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的总体战略定位就是要发展成为支撑中国第三增长极的“创新极”,发挥对滨海新区的“领航”作用。高新区的目标是到2015年,引进和建设高水平研发机构150家,集聚或培育1家以上收入100亿元级高科技企业、50家10亿元级企业和5000家创新型科技小巨人企业,各类上市企业数量达到50家以上,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数占高新区内企业总数比例高于50%,高新技术企业营业总收入占高新区营业总收入的比例高于60%,每万人拥有专利超过200件,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拳头产品500项。
服务是想企业所想 想企业所未想
高新区的建设者与管理者们认为,他们的使命就是服务, 服务的核心是想企业所想,想企业所未想企业。高新区内聚集了大量高新技术企业,但是企业之间沟通很少,很多时候A家的产品B家正好需要。高新区为此搭建企业之间的对接平台,出台《高新区扩大内需,企业联动发展机制建设方案》,鼓励并支持区内企业实现产品区内配套、联动发展。为将企业信息对接平台建设成为长效机制,高新区已召开两次企业联动发展项目信息对接会。
为进一步加快审批程序,高新区出台九项措施对各审批主体部门进行了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减少审批事项80项,减少比例达47%,大幅高于市中心30%的指标;各项行政审批总时限共计缩短677天,缩短比例达39%;推出即时办理事项共计51项,新增即时办理事项比例达89%;减少审批事项申报材料共计19件。完善服务措施,全面启动高新区行政许可中心24小时开门服务制度。2月18日,高新区企业设立联合审批正式启动,实现了串行审批到并行审批的转变,审批效率大幅提高,极大地方便了企业和办事人员。
很多高新区企业由于精力有限,人才储备有限,对于上市融资等未来发展事宜无暇顾及。高新区相关部门想企业所未想,根据创业板上市条件,初步筛选出60家关注企业和20家重点培育企业,建立数据库,随时跟踪监控后备企业上市工作进展。(黄海京)
昨日头条:
[海泰发展一季度全面增长 加大内资市场招商] [滨海高新区加快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发展] [“大学软件园”助推企业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