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能捐献角膜 他坚持到天亮》追踪
重见光明 期待更多“有效”捐献
津南区农民王利为捐角膜坚持到天亮,将使多人重见光明的报道感动了很多市民。这两天,本报新闻热线接到很多读者的电话,对角膜捐献的有关事宜进行咨询。
记者从本市医大眼科中心了解到,虽然经过各方宣传,本市捐献角膜志愿者逐渐增多,但其中绝大部分属于“无效”捐献,社会期待能有更多50岁以上的老年人成为角膜捐献志愿者队伍的“主力军”。
现状
等到光明的机会只有五百分之一
据介绍,医大眼科中心拥有的角膜库2005年7月1日至今真正来做公证的志愿者仅有234人,而截至目前,只有34人实现了捐献,一对一角膜移植受益的患者只有55人。
眼科中心赵少贞院长告诉记者,角膜供体缺口在我国非常之大,全国约有300多万角膜致盲的患者,而每年能够进行角膜移植手术的只有6000多例。本市的角膜致盲患者近3万,但每年手术进行移植的仅几百例。拿眼科中心来说,目前在医院排队等待角膜的就有70多人,有的甚至等了好几年都没有角膜供体出现。
瓶颈
“无效”捐献导致角膜移植缺口大
宣传力度不断加强,为何却不能满足角膜移植的缺口呢?据了解,虽然目前愿意捐献角膜的志愿者不少,但大多数属于“无效”捐献,主要是因为志愿者群体中年轻人居多,他们观念开放,愿意为社会尽一份力。初衷是好的,但这种捐献往往很难实现。类似这样的情况捐献成功的几率很小,就被视为“无效”捐献了。
期望
中老年人成为角膜捐献“主力军”
赵院长介绍,角膜的完好与年龄有一定的关系,但只要是年龄在80岁以下,不存在一些不符合条件的病症,例如某些传染性疾病、恶性肿瘤已侵犯眼组织和患眼部疾病之外的人,均可以捐献角膜。中老年捐献者无论是内在和外在因素都更容易实现捐献,因此,赵院长期待年龄在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能够成为角膜捐献队伍的“主力军”。(记者 韩爱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