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的投资热土
由于湖北武汉东湖高新区光电子产业发展迅速,光谷也逐渐成为新能源产业的投资热点,近几年内涌入大量国内外资金,使得东湖高新区的新能源产业从小到大快速发展。
在太阳能电池制造、系统集成和工程应用等方面,2007年4月,美国海仕光电公司在武汉投资4亿元人民币建设半导体照明产业园,生产超高亮度照明产品;2007年9月,台湾富士康科技集团与武汉东湖开发区签约,投资1亿美元在光谷兴建LED项目,2008年3月投资2亿元的国内最先进的大功率半导体照明芯片生产基地迪源LED产业园开工建设,2009年4月30日,东湖高新区与世界上唯一掌握“直拉带状多晶硅片”技术的美国ESLR公司、珈伟太阳能公司,就太阳能硅片电池及组件项目签署三方合作协议,ESLR将在光谷建厂,总投资4.5亿美元,为珈伟公司提供其世界独有技术生产的硅片。2010年一期建成达产后,新增产值可达20亿元,光谷将形成完善的“太阳能硅片-电池-组件-工程”产业链。
在风电制造产业链上,先后有国测诺德的整机生产、709所、719所的风机电控系统、云鹤风电的齿轮箱以及中科凌云的全永磁悬浮风光互补照明系统等企业和技术。本地凯迪控股等大型能源环保企业也开始涉足风能领域。
而生物质能的发展,一方面产业发展初具规模,拥有凯迪控股、都市环保等大型能源环保企业致力于生物质能领域,凯迪电力的生物质能热电联产机组已经有18个开工建设;另一方面高新区在装备制造及工程设计、承包占有一定市场份额,武锅、长动、天元、都市环保等都是在各自行业内数一数二的企业,兼具较强的技术研发实力和生产制造能力。
另外核能、氢能,也有中核武汉核电运行、汇新工程、中组控制、武锅、武汉理工新能源、银泰科技、力兴电源等企业鼎立。
随着国家新能源战略规划的实施和一批重大项目的引进,东湖高新区拟用3-5年的时间,力争将高新区建设成为引领中部、辐射全国的新能源技术研发服务中心和我国重要的新能源产业装备制造、工程建设基地,培育和扶持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在国内具有影响力的新能源企业,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市场竞争能力的新能源产品和工程项目,攻克一批行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建设一批新能源领域的工程技术中心。
预计未来5年,东湖高新区新能源产业将保持年均增速超过45%的高增长态势,成为高新区继光电子信息产业、生物产业之后的第三大战略性支柱。
图为:东湖高新区新光源产业发展及新产品推介会
新能源产业重点
光伏产业:通过珈伟引进合作美国常绿公司500MW直拉多晶硅片、电池片及组件项目,切入国际市场竞争;积极支持日新科技建设BIPV光电建筑一体化项目;支持珈伟建设3000吨/年高质量冶金级硅(UMG-Si)生产和1500吨/年单晶硅生产线。
风电产业:支持国测诺德的融资或重组计划;支持凌久高科风电电控系统项目;积极引进日本三菱重工、美国Dewind、德国富兰德等知名风机企业建设全球风能生产与研发中心,以及德国Renk齿轮箱、保定中能叶片等项目,带动配套企业的发展;关注风电大型化、海上发展的趋势,积极进行技术储备和市场拓展。
核动力基地:以中核武汉核电运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为核心,抓住中广核集团建设湖北核电有限公司武汉基地的机遇,重点发展核动力运行技术开发、支持服务和人才培养,建设我国核动力运行技术研究和服务基地;支持武锅、武重等企业形成核电装备配套能力。
装备制造:抓住国家建设特高压输变电重点工程的重大市场机遇,加速现有特高压成套输变电设备技术成果的产业化进程;做好智能电网、超导电网的技术研发和产业跟踪储备工作。
生物质能和氢能产业:坚持政策激励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兼顾近期技术开发与战略储备,支持凯迪控股、都市环保等生物质能项目、理工新能源电动车用燃料电池项目的发展,鼓励企业参与国家相关示范工程的建设;关注3G市场发展带来的氢燃料电池移动通信基站备用电源发展契机。
新能源技术咨询服务业:重点支持新能源技术研发、工艺和产品设计、咨询服务等高附加值创新活动,鼓励和支持企业积极承接和参与国内外新能源工程建设项目,通过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研发、技术集成、成套装备和关键零部件开发,大力发展以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咨询、能源合同管理、能源审计、减排项目投资等为代表的新兴能源技术咨询服务业。
图为:光谷佳园路太阳能路灯夜景
新光源产业目标
——建成一个“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国家半导体照明产业化基地。在东湖高新区内相对集中的10平方公里范围内,集中布局LED产业;同时兴建滨湖路LED产业带,实现LED产业的集群化、规模化发展。
——打造一条LED产业链。通过引进、新建、扩建项目,完善形成从外延材料、外延片生产、芯片制造、封装及应用的较为完整的LED产业链,实现产业扩张和产品升级。2015年,实现LED产业及相关产业的年销售收入达100亿元。
——发展一批以LED及其相关配套产业为主的企业集团。通过政策驱动、资产重组和项目整合,培植一批具有相当竞争力的LED企业,形成2-3个产值过10亿元的LED企业集团、5-8个产值过亿元的LED应用产品生产企业,形成产业结构合理、规模适中的LED企业群。
——聚集一批LED领域的优秀科学家、技术专家和企业家人才队伍。形成一支层次明晰、结构合理、实力雄厚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熟练的职业技术工人和从事管理、经营和中介服务的企业家群体。
——建设一流的LED技术创新体系。按照“生产一代、开发一代、预研一代”的创新战略,从“研究开发、产业化、支撑服务、人才资源”等四个关键环节,组建LED产学研联盟、工程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开发中心,为LED产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