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选一个气温合适的艳阳天,以第二大街和第三大街之间的友谊商场为起点,一路向南,直到泰达图书馆,沿着这条并不长的路线一路下来,途经的大小商圈不下四个,除了各色店铺、大型商场以及各具特色的小饭馆之外,形形色色的咖啡馆与酒吧更是星罗棋布、数不胜数,俨然一座发展成熟的小城市的市中心。
如果将如今眼前所见的图像与25年前的图像重叠起来,对着阳光观察,几乎已经找不到两份图像的重合之处,而那些未重合的部分就是滨海的25个年头。
酒吧搭配咖啡厅
滨海流行“洋文化”
不少去滨海办事的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忙碌一天下来不觉已经到了晚上十点,通向市区的公交车与津滨轻轨都已开走了最后一班车,只好在滨海留宿一晚,而这无意中得来的“滨海一夜”却让很多人就这样不知不觉间爱上了夜晚的滨海新区。
每当晚间下班交通高峰过后,夜色渐浓,第二大街与第三大街的路灯也开始亮了起来,“夜滨海”就在此时热闹了起来。王东在滨海新区一家著名医药企业做销售工作,经常因为和客户的晚饭应酬而很晚结束工作,“多数时候我会去二三大街上的酒吧里放松一下再回去。”王东说那些安静的小酒吧是他的最爱,“喝了两杯之后你一定会怀疑自己是否真的还在天津市、还在滨海新区,因为周围除了和我一样单身住在滨海的本地年轻人,还会有许多的欧洲人、美国人甚至印度人。”王东说一次他在酒吧看到一位俊秀的印度小伙跳舞,有那么一恍惚,他真觉得自己到了新德里。
如果说热闹的酒吧是带动晚间滨海活力的引擎,那么白天滨海的味道,就来自那些浓香四溢的咖啡馆了。在春节后第一个工作日,大年初七的早晨,记者在第三大街与南海路交口的一家咖啡馆中竟然见到了座无虚席的景象,店员黄雯雯向记者介绍,那天的确属于客人偏多的情况,但在一般工作日的上午,店里的客人也不少,“许多周边单位和公司的工作人员都习惯把这里当作早上的办公地点或临时的小会议室。”当天的值班店长姓顾,从这家咖啡馆开张就在这里上班,他向记者介绍:“我们开业将近8年了,一开始的顾客大多数还是住在开发区的外国人,后来本地人就越来越多,很多人一开始还要咨询店员各种咖啡的口味,而如今许多老顾客一进门我已经能猜出他今天要喝什么了。”
有钱不再没地花
滨海商圈在扩大
当记者所乘汽车行驶在通往开发区市民广场的路上时,迎面能看见一条挂在立交桥上的广告标语——“滨海购物哪里好,塘沽有个金元宝”。的确,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塘沽金元宝”成为了滨海新区中高档购物场所的唯一标志。而如今,不同档次的大大小小购物商圈几乎已经覆盖了滨海新区核心区域的大部分,带动这种商圈急速蔓延的,自然是滨海人那激增的消费能力。过去的滨海人,逢年过节,都要去趟“市里”买些衣裳,而如今,即使家住市区南京路、小白楼一带的年轻人,也都喜欢上了滨海的海鲜美食加购物游。
在开发区第二大街的友谊商场里,一位顾客对记者说:“要说从前的滨海新区和如今的滨海新区在个人消费上有什么不一样,那么这种不一样就是‘有钱花不出’与‘太多好东西想买,刺激自己的消费欲和挣钱动力’的区别。”这位顾客自我介绍姓宋,并不是天津人,是深圳一家企业的管理人员,由于其所在企业在滨海新区有工厂,因此宋先生常年频繁往返深圳与滨海新区,“实事求是地讲,几年之前,我还是能感觉出滨海与深圳在个人消费方面有不小差距,那时想在这边买件高档些的衣服基本上比较困难。可后来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开发区这边的二三大街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商铺,已经感觉和深圳差不多了。”或许宋先生的话中有些夸赞的成分,但当越来越多的世界级品牌出现在滨海新区时,消费服务的巨变已经被印证了。
高新企业受青睐
择业标准变化快
李东红是一名土生土长的塘沽人,毕业一年了,工作却是换了又换,令李东红苦恼的是,他与父亲的意见总是不能统一。父亲希望李东红在一家国有企业找一份稳当的工作,理由是“工作相对稳定,福利也不错”。而李东红却有着自己的考虑,“我的首选是那些高新企业,其次是外资企业。我是学广告出身,我觉得那些处于上升期的高新企业更需要我这样的专业,而且我认为高新企业才是代表未来发展的主流,要是实在不行我会考虑外资企业,毕竟这两种企业能学到的新鲜东西会很多,甚至还会有一些出国的机会。”
滨海人是幸运的,的确很难找到这样一片土地,在其范围内聚集了几乎各类企业的佼佼者,名声赫赫的老国企,实力雄厚的外资企业,以及朝气蓬勃的高新企业。可以说,滨海新区的大部分人才,都是靠这些企业的自身魅力与优厚待遇所吸引而来的,而这些不同类型的企业,也在滨海新区的发展之中勾勒出了一条滨海人择业观念的演变曲线,起初人们最为热衷大型国有企业;当外资企业逐渐进入滨海时,能在外企中谋得一个职位甚至成为了一种炫耀的资本;而今天,层出不穷的各类高新企业俨然已经成为最炙手可热的求职选择。
开发区
25年大事件
开发区成立
1984年12月6日国务院《关于〈天津市进一步实行对外开放报告〉的批复》下发。文件指出:“同意天津市在原塘沽盐场三分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发区的地域位置,东起海防路,西至京山线,南到计划修建的高速公路,北靠北塘镇,总面积三十三平方公里。”并批准了开发区建设方案要点,标志着天津开发区正式成立。
天津保税区
1991年5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天津保税区位于天津港港区之内,开发面积5平方公里,是我国华北、西北地区唯一的、也是中国北方规模最大的保税区。
开发区西区
由于土地条件的限制,开发区于2003年初提出了扩区的战略部署,将距东区18公里的地方纳入到开发区的总体部署中来,称为开发区西区。西区建设采取滚动开发模式,近期选择位于西区的东北部,面积为8.7平方公里的地块作为起步区,东至唐津高速公路,西接规划中心庄公路,南靠京津塘高速公路,北临杨北公路。
微电子工业区
坐落于天津市西青区大寺镇,作为全国首家以“微电子”命名的工业园区,经市政府批准,成立于1996年5月24日,是天津开发区设立的三个区外小区之一。
现代产业区
成立于1996年10月11日,园区面积27平方公里,是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一个新兴区域。现代产业区地处天津滨海新区,与天津开发区、天津港和保税区相邻,是环渤海经济圈的核心地带,天津经济发展最活跃、增长最强劲的区域。
逸仙科学工业园
坐落在天津市武清区,始建于1993年5月,并于1996年经天津市人们政府批准。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已经初步形成了以电子工业、机械制造(汽车配件)等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工业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