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1+6”急诊急救体系建设成效显著,急危重症患者“生命之桥”一路畅通
9月5日,生命至上,急救先行。如何打造一路畅通的急救绿色通道,缩短急危重症患者急救反应时间?昨日(9月4日)从市卫生健康委获悉,我市“1+6”急诊急救体系建设成效显著,胸痛中心密度位居全国第一,区域创伤协同救治网络初具规模,中毒检测和救治能力得到孵化发展,母婴安全保障能力持续强化,为急危重症患者架起快速、高效、精准的“生命之桥”。
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刘先夺表示,我市的“1+6”急诊急救体系建设,是以急诊急救为核心,向前衔接院前急救体系,向后拓展院内急救能力。该体系中的“1”是以120院前医疗急救体系建设为1个中心,目前市120急救电话10秒接听率、调度员平均摘机时间、平均派车时间、急救任务接报至到达现场平均时间,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该体系中的“6”是在医疗机构内建设胸痛、卒中、创伤、中毒检测救治、危重孕产妇救治、危重新生儿救治6大中心,提高六大急危重症患者的就治效率及抢救成功率。
截至目前,全市共有28家医院通过全国胸痛中心认证,城市居民在5公里范围内即可抵达胸痛中心,环城四区及远郊各区中心医院至少建成1家胸痛中心。通过推进胸痛中心建设,我市急性心肌梗死院内死亡率于2014年在全国率先出现拐点,连续8年下降,患者从进入医院大门到再灌注(血管打开、血流恢复)的平均时间从120分钟降至75分钟。卫生经济学评价结果显示,通过胸痛中心建设,“十三五”期间全市减少院内心梗死亡5267例,减少心梗而导致的心衰等并发症8891例;减少住院天数节约的费用、减少残疾产生的护理费用、减少死亡挽救的生产力价值等,合计达58.7亿元。
截至目前,我市卒中中心达到25家。时间窗内静脉溶栓率逐年攀升,年静脉溶栓总数从2014年的1953例增至2022年的6216例,脑卒中患者就诊至开始接受静脉溶栓治疗平均时间从2014年的69分钟降至2022年的52.4分钟,2022年发病4.5小时内静脉溶栓率达到60.1%。血管内治疗效果稳步增长,年取栓总数从2019年的379例增至2022年的1115例,2022年血管内治疗率达到37.2%。“十三五”期间,全市累计开展脑卒中静脉溶栓20440例、动脉取栓1702例。经天津大学卫生经济学专家分析,综合直接救治费用、残疾后护理费用和劳动力损失等影响因素,减少残疾的卒中患者共计节约社会资金成本高达248亿元,有效控制了因“残”致贫、因“残”返贫。
我市通过建设网格化、标准化、同质化、信息化的创伤中心,优化管理救治流程,强化院前院内衔接,提升人员救治能力,搭建“全域覆盖”的创伤中心网络布局。截至目前,全市创伤中心总数达到23家,分布在16个行政区。我市2019年与2022年创伤患者月平均救治情况比较表明,通过开展创伤中心建设,创伤患者月平均死亡人数从33例降至9例,严重创伤患者抢救成功率从84.14%提升至88.57%,创伤患者总抢救成功率从91.74%提升至94.28%,严重创伤患者平均住院日从14.95天降至13.73天。
我市在医大总医院先行先试探索中毒检测救治中心建设,全天候开展七大类84种毒物检测,抢救复苏室、观察室、急诊重症监护室及普通病房均设有急性中毒专用床位,急诊可开展碳氧血红蛋白、高铁血红蛋白、血气分析等床旁快速检测,具备全天候洗胃、血液净化及机械通气等器官支持治疗能力。今后,我市将继续探索中毒检测救治中心建设,扩大毒物检测范围提高检测效率,建立检测和救治绿色通道。
截至目前,我市共建设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18家,市级、区域级、区级各6家;建设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12家,市级、区域级各6家。其中,11家机构同时具备危重孕产妇、新生儿救治能力,实现母婴救治一体化管理。市级救治中心实行划片或专病管理,负责本机构及对口区危重孕产妇、新生儿救治和转会诊,120急救中心、血液中心等多部门提供应急保障,形成分级负责、上下联动、横向互补、运转高效的急救转诊网络。各危重孕产妇、新生儿救治中心组建产科、新生儿科、重症医学、麻醉等多学科专家组,建立院内多学科诊疗协作机制,强化急救设备、药品、用血、转运等保障机制,同时与120系统联动,畅通绿色抢救通道,保障院前急救与院内救治无缝衔接。2022年,我市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5.39/10万、婴儿死亡率降至1.91‰,均位居全国前列,母婴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 上一篇:实现教师线上线下精准混合的“深度教”和学生探究思维培养的“深度学”
- 下一篇:没有了